[发明专利]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网络恢复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51640.3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7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居丰;余立伟;韩君龙;刘畅;付文刚;汪洋;王宇飞;刘焱欣;蔺伟;窦垭锡;孙宝钢;王祖元;魏军;李春铎;李毅;姜博;陈松;张玉金;周晓智;周宏伟;李岸宁;王茜茹;王丞;李德;谢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54 | 分类号: | H04L41/0654;H04L43/08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陈超德;吴昊 |
地址: | 0623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网络 接口 设备 恢复 方法 系统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铁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网络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一网络状态;在第一网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LTE模块进行软重启;重新检测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二网络状态;在第二网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检测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一通信状态;在第一通信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LTE模块进行断电重启;重新检测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二通信状态;在第二通信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使控制模块进行断电重启。当车载TCE设备脱网时,可以根据脱网原因,选择最短时间的自愈方式,直至恢复正常的数据通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网络恢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车载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接口设备(简称车载TCE设备(TerminalCommunication Equipment))主要完成车载ATP设备和地面移动闭塞信号设备、地面北斗差分站、列尾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车载TCE设备的信号网包括红蓝双网冗余架构,其中,红、蓝子网间彼此隔离,红网和蓝网分别使用专用的TCE设备接入LTE网络,并且,TCE设备只与位于相同子网内的其他TCE设备建立通信。
现阶段当未增加自愈机制的车载TCE设备脱网时,由于其不能自行恢复,就会影响到移动闭塞系统的数据传输。而如果当双网均中断时,则将会导致ATP降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网络恢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解决了车载TCE设备脱网后不能自行恢复网路,影响移动闭塞系统的数据传输、甚至导致ATP降级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网络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一网络状态;
在所述第一网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LTE模块进行软重启;
重新检测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二网络状态;
在所述第二网络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一通信状态;
在所述第一通信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所述LTE模块进行断电重启;
重新检测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二通信状态;
在所述第二通信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控制模块进行断电重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状态包括网络附着状态,所述检测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一网络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网络附着状态;
统计所述网络附着状态的丢失时长,得到第一丢失时长;
在所述第一丢失时长大于预设丢失时长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一网络状态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状态还包括网络连接状态,所述检测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第一网络状态,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丢失时长不大于所述预设丢失时长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车载网络接口设备的网络连接状态;
统计所述网络连接状态的丢失时长,得到第二丢失时长;
在所述第二丢失时长大于所述预设丢失时长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一网络状态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1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中放疗设备用托举装置
- 下一篇:晶体金属材料微铣削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