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车用液氢瓶和LNG车用瓶的供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0129.1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8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王沙沙;王国营;王晓东;李慧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9/02 | 分类号: | F17C9/02;F17C13/00;F17C13/02;F17C13/04;B60K15/03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罗琳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氢 lng 车用瓶 供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液氢瓶和LNG车用瓶的供气系统,该供气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车载液氢容器其管线繁琐,操作复杂,成本较大以及自动控制系统不高等特点的问题。该供气系统包括车用瓶,车用瓶上设有用于充装的充装管线,充装管线上连通设有用于为车体供气的用气管线,车用瓶上设有用以维持压力的压力维持管线。本发明通过充装管线、压力维持管线、用气管线的共口设计,使得管路流程得到明显优化,继而极大地节省了管路布局的空间,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竞争优势,且通过压力维持管线的设置,使得在实际使用中,可有效对车用瓶内不同的压力情况进行调节,继而极大地保证了供气压力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供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用液氢瓶和LNG车用瓶的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双燃料汽车是世界上公认的节能、低污染、经济、安全的新型代用燃料汽车。一般具有两套燃料供应系统,系统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另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之外的燃料,两套燃料供给系统按预定的配比向汽缸供给燃料,在缸内混合燃烧的汽车,如CNG柴油双燃料的汽车,或LPG柴油双燃料的汽车。此类车辆燃用CNG(或LPG)为主燃料,柴油起引燃作用。
液氢以及液化天然气(LNG)均属于超低温易燃易爆介质,而传统供气系统流程复杂,管线多样,阀门管件数量很多,各部件之间一般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连接节点较多,存在一定的泄漏隐患,随着车用车用瓶容积和直径越来越大,车用车用瓶上的阀门与地面距离越来越高,而大多管线的根部阀都是手动阀,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相应的开关操作,人员操作不便,甚至在阀体泄漏时由于高度较高无法及时关闭阀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将管线阀门集成优化以及实现自动化操作显得尤为重要,车用瓶的传统供气管路很长,阀门众多,安装复杂,进行管路系统的优化创新可以降本节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因此,针对上述装置存在泄漏隐患性以及操作的不便性,且极大地增加了成本,提高了能耗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装置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车用液氢瓶和LNG车用瓶的供气系统,该供气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车载液氢容器其管线繁琐,操作复杂,成本较大以及自动控制系统不高等特点。
创新了在车载低温供气系统中压力维持的不稳定性,自动化控制较高,增压效果快以及极大的延长车载液氢容器的休眠期。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车用液氢瓶和LNG车用瓶的供气系统,包括车用瓶,所述车用瓶上设有用于充装的充装管线,所述充装管线上连通设有用于为车体供气的用气管线,所述车用瓶上设有用以维持压力的压力维持管线。
优选地,所述充装管线包括充装口,所述的充装口采用真空管设计,极大地减少了液氢在充装时出现的两相流,避免了充装时气体进入容器造成充装速率下降以及充装质量的减少;所述进液真空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阻止液氢和LNG回流进入所述充装口或所述车用瓶的进液止回阀,通过充装管线的设置,使得液氢或液化天然起在进入车用瓶时,有效避免车用瓶内部的介质出现倒流的情况,采用充装管线、用气管线以及排空管线共用设计减少了其因管线引起的气瓶静态蒸发率过高问题。
所述充装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真空管,所述进液真空管的一端与车用瓶相连通,所述进液真空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阻止液氢和LNG回流进入所述充装口或所述车用瓶内的进液止回阀,通过充装管线的设置,使得液氢或液化天然气在进入车用瓶时,有效避免车用瓶内部的介质出现倒流的情况,且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热量的损耗,并最大幅度降低车用瓶静态蒸发率指标,增加维持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0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格栅桁架支护构造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具有电子可变键帽的计算机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