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49525.2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2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毛义华;方燕翎;胡雨晨;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20/40;G16H40/67;G16H50/30;G06F16/2458;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王力强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社区 养老 服务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以一个月为采集周期,采集托养老人的定位信息,在地图界面通过选取坐标点设置监测管理区,以社区为中心,根据定位信息设置监测半径,获取监测管理区内各个银行和ATM机的经纬度坐标,得到监测区经纬度信息;
S200.以一个月为采集周期,采集托养老人的日常活动信息,将日常活动信息分类为若干件事件,设置任一事件的平均时间点Tf、平均发生位置Df,采集托养老人的支付转账信息,根据托养老人的单次转账金额设置单次转账上限Qm,反诈管理预警值Pm;
S300.获取托养老人的实时待分析监测数据,所述实时待分析监测数据包括托养老人的日常活动信息、定位信息、身体状态信息和支付转账信息,进入周期性管理分析,进行异常状态预警分析;
S400.输出判定预警结果,将预警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形成预警报告,并提供相应建议方案;
S300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310.选取任一事件,确认所述事件的监测开始时间T0及监测结束时间T1,T0=Tf-α,T1=Tf+β,α表示监测开始时间相对于所述事件发生的平均时间点提前的时长,β表示监测过程持续的时长;
S320.活动异常判定:在T0至T1时间段内,与事件平均发生位置Df进行比较,如识别出所述托养老人在该时间段出现在所述事件平均发生位置Df,则判定所述事件状态正常,如在该时间段内未识别到所述托养老人出现在所述事件平均发生位置Df,则判定出现活动异常情况,并进行活动异常预警;
S330.临时事件判定:当出现活动异常情况时,通过定位信息判定托养老人是否在社区内,若在社区内,则判定为出现临时事件,若不在社区内,则进入下一步;
S340.停留地点匹配:若托养老人不在社区内,则将定位信息与监测区经纬度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或匹配成功后∆T<Tm,则判定为监测外事件;若匹配成功且∆T≥Tm,则进入S350;其中,∆T为老人在银行或ATM机的停留时间,Tm为常规使用银行或ATM机转账的时间阈值;
S350.异常转账判定:识别托养老人的支付转账记录,若在∆T时间内托养老人有支付转账记录,判定为异常转账事件,否则判定为路过事件;
S360.转账金额判定:若转账金额Q≥Qm,则判定为大金额异常转账事件,若Q<Qm,则判定为小金额异常转账事件;所述异常转账事件是否为电信诈骗进一步包括如下判定步骤:
若一周内仅出现异常打款一次,则判定为偶发事件,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托养老人穿戴的监测终端,提醒老人注意账户安全,若一周内出现多次则观察一周;
累计一周的监测结果,计算反诈预警概率P,P=(p1*ω1+ p2*ω2+…+ pj*ωj)/j,ω1+ω2+…+ωj =1,其中,一周内是否遭遇电信诈骗有j个影响因素指标,pj为影响因素指标对应的诈骗概率,ωj为影响因素指标对应的权重;
当P≥0.9时,表示托养老人极有可能遭遇电信诈骗,进行反诈预警并建议报警;当0.6≤ P<0.9时,表示托养老人有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发短信提醒并推送反诈骗通知;当P<0.6时,表示托养老人几乎不可能遭遇电信诈骗,仅发短信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95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配件冲压加工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缓冲的高压大流量液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