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策略下自适应RetinexNet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4966.3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5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尹学辉;陈巧玉;涂戈;赵锡琰;田璐;唐逸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G06T5/00;G06T7/9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策略 自适应 retinexnet 照度 图像 增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策略下自适应RetinexNet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包括将低照度图像的V通道图像以及正常光图像对输入DecomNet中,得到图像的光照和反射率;将低照度图像的反射率以及光照输入到RestorationNet中,用光照引导反射率降噪,得到降噪以后的反射率;将低照度图像的反射率以及光照输入到EnhanceNet中,对低照度图像的光照进行增强,得到增强后的光照;图像重建,得到粗增强图像;获取低照度图像的虚拟过曝光图像,将其与低照度图像、粗增强图像进行融合;本发明改善了图像增强后的色彩失真现象,并满足了保留边缘结构和细节信息的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噪声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策略下自适应RetinexNet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的普及,让人类快速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通过人眼视觉系统获取的信息约达到了人类获取信息总量的75%,其中图像又是人眼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为了使图像能够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需要,图像处理技术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门领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获取图像的设备和以及环境等因素,往往会得到一些低质量的图片。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非正常天气因素导致的,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设备等原因(比如曝光不足)造成的。这类图像一般会有整体偏暗、对比度差、以及细节不明显等问题,从而影响人们对图像内容的观察和图像的后续使用。
为了尽可能地提取低质量图像中的重要信息,有必要对此类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增强等图像处理技术也就因此而诞生。利用图像增强技术再现图像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提升视觉体验,满足人们的视觉欣赏需求;另一方面,图像增强作为计算机视觉的预处理手段之一,再现图像中细节信息,可以大大提升诸如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检测识别,生物医学领域的病理特征信息提取等生产应用的正确率。
当前在低照度环境下的图像增强包括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小波变换图像增强以及Retinex理论增强等。相比较而言,基于Retinex理论的图像增强对大多数图像具有很好的增强效果,使用范围比较广。对于夜晚图像、大雾图像以及低照度图像等,Retinex图像增强方法也有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较明显的颜色失真现象以及丢失了一定的边缘细节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图像的细节以及对比度,且令图像含有丰富的纹理细节和良好的视觉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融合策略下自适应RetinexNet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从历史数据中获取原始图像,以及原始图像对应的合成的低照度图像,将原始图像作为正常光图像,将合成的低照度图像作为低照度图像;
将低照度图像的V通道图像以及正常光图像对输入DecomNet中,得到正常光图像的光照和反射率,以及低照度图像的光照、反射率;
得到的低照度图像的反射率以及光照输入到RestorationNet中,用光照引导反射率降噪,得到降噪以后的反射率;
将低照度图像的反射率以及光照输入到EnhanceNet中,对低照度图像的光照进行增强,得到增强后的光照;
图像重建,即将优化后图像的H通道、V通道以及S通道使用颜色通道合成RGB图像,即粗增强图像;
获取低照度图像的虚拟过曝光图像,将低照度图像、粗增强图像以及虚拟过曝光图像进行融合,获得最终的优化后增强图像。
进一步的,图像输入DecomNet之前将训练集或者实时的待增强低照度图像进行颜色通道转换,将图像由RGB图像转化为HSV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4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