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无纸化会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4311.6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7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翟壮;吴伟杰;姚恒星;李长松;叶清晖;杨园杰;敖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大海信息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A47B37/00;A47B97/00;G06F21/31;G06F21/32;H04L6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张吕东 |
地址: | 430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密信 系统 无纸化 会议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无纸化会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涉密办公技术领域,其包括会议主机和交换机,利用会议主机中触摸式一体机、会议平板、锁定机构等部件的对应设置,以及会议平板、触摸式一体机与交换机的对应连接,使得涉密会议文件可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会议平板之间准确传输,减少纸质文件的产生和使用,避免涉密文件内容的泄露,实现涉密单位的无纸化会议。本发明的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无纸化会议装置,其设备简单,使用便捷,能够满足涉密单位的无纸化会议需求,避免会议过程中出现纸内文件资料,有效避免了涉密资料的泄露,提升了会议内容的保密性和会议进行的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密办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无纸化会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会议形式逐渐被无纸化会议所取代,由于无纸化会议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约企业成本、节能环保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采纳并使用。
目前,常见的无纸化会议设备主要借助智能化平板来实现,通过将会议相关的内容以网络传输的方式传输到智能化平板上,再借助其完成相应的会议内容。现有的无纸化会议设备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无纸化会议的需求,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会议平板等设备通常固定在会议桌上,设备的设置需要对原有的会议桌进行开孔处理,涉及现有设备的改造;2、在会议使用时,会议平板不能移动,应用形式受限;3、在涉密信息系统内使用,无纸化会议设备作为单独的应用主体,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文件交互时,需要通过文件中转的方式完成文件的转换,操作过程复杂,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文件内容扩散、泄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无纸化会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满足无纸化会议的需求,设备的集成度高、保密性强,设备使用与维护便捷,可以有效提升无纸化会议开展的效率和保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无纸化会议装置,包括会议主机和交换机;
所述会议主机包括柜体,并在柜体上设置有触摸式一体机、身份认证模组和存物舱;
所述触摸式一体机可与涉密信息系统通信连接,并以此实现涉密会议文件的接收和上传;所述身份认证模组与所述触摸式一体机电连接,用于识别用户的身份并在识别身份后启用该触摸式一体机;
所述存物舱中设置有多个会议平板,并对应所述多个会议平板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触摸式一体机电连接,用于在所述触摸式一体机的控制下实现锁定与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且
所述交换机分别与所述触摸式一体机和容置于存物舱中的会议平板通信连接,用于涉密会议文件在触摸式一体机与对应会议平板之间的传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身份认证模组为人脸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证件识别模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存物舱开口处的舱门,并对应所述舱门在柜体上设置有门锁;
所述门锁与所述触摸式一体机电连接,使得该门锁可在用户通过身份认证后由所述触摸式一体机发出的解锁指令解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舱门为横拉门,其可在门锁解锁后通过横移打开所述存物舱的开口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物舱中设置有多个平板槽位,用于各所述会议平板的分别竖向存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存物舱中的平板锁定件;
所述平板锁定件与所述会议平板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放置于所述存物舱中的会议平板可由对应的平板锁定件锁定在位;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大海信息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大海信息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4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