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监测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2921.2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姚池;黄波;张小波;杨建华;姜清辉;周创兵;刘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深圳市捷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9/00 | 分类号: | H04Q9/00;H04L43/10;H04L67/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黄青青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监测 数据 采集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监测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方法,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本申请所述方法针对工程安全信息化监测,基于边缘计算嵌入式设计的数据间隔采集与触发传输为主,定时设备状态采集传输为辅的自适应采集传输智能控制方法,实现工程安全监测低功耗、低漏采、低误报及少维护的自适应智能化采集控制,一定程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有效提高了传感网络设备智能化控制水平,为工程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具有显著实际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监测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安全信息化监测领域对监测对象一般采用触发、间隔或者定时模式进行前端设备数据采集传输工作,比如:对于应力应变、挠度、索力、风速风向、环境温湿度等监测常规条件下每30分钟采集一次,即以间隔采集为主;对于GNSS等位移监测,一般进行实时位移监测,通常设置为2小时,也以间隔采集为主;对于振动等监测大部分场景以触发采集传输为主。实际工作通常根据工程实际选择相应采集模式。
当前工程安全在线监测领域,系统前端设备数据采集模式普遍较单一,多为触发、间隔或者定时采集模式的一种,前端设备数据采集传输智能化控制不足,尚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触发采集模式,对于变形量较小且相对稳定(未达到设定阈值)的监测对象,可能长时间无数据传输,易存在设备损坏误判,同时长时间保持高频采集触发模式功耗高,尤其无线传感网络电池耗电量大,不易维护;间隔采集模式,高频采集功耗高,面临上述同样问题,而低频采集易漏采,不利于工程安全分析;定时采集模式,也易出现重要数据漏采情况,对工程安全评估不利。
工程安全监测亦或存在少数多种数据采集传输模式,但通常仍需通过后台软件手工操作进行切换,便捷性、实时性及智能化均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漏采、低误报、少维护及自适应的监测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监测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初始化:设定触发测量阈值a、初始采集间隔时间t1以及定时采集时间t2;
数据间隔采集控制:前端设备按照初始采集间隔时间t1采集数据,获得测量值X,计算差异程度值D=测量值X-触发测量阈值a,由差异程度值D和测量值X共同判断当前监测对象变形情况,确定此时数据采集间隔水平;
数据触发传输控制:设备采集数据,获得测量值X,通过设备边缘计算,比较采集的测量值X的绝对值|X|与所设触发测量阈值a的绝对值|a|的大小,当|X|≥|a|时,则触发采集设备与主站或后台通信,输出测量值X;
设备状态采集控制:数据采集设备内置电子时钟模块,每当时钟到达预设定时采集时间t2时刻,设备即自主向主站或后台发送心跳包,反馈一次设备健康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当|D|值处于较小预设范围时,类别判断为正常工作水平,设置数据采集间隔时间缩放系数为1,即维持现有间隔时间t1不变;
当|测量值X||触发测量阈值a|时,且|D|值越大,类别判断为风险工作水平,启动适应调节机制,设置数据采集间隔时间缩小系数,提高采集频率;
当|测量值X||触发测量阈值a|时,且|D|值越大,类别判断为平稳工作水平,启动适应调节机制,设置数据采集间隔时间放大系数,降低采集频率;
根据水平级别确定对应数据采集间隔缩放系数后,通过数据采集间隔t1乘以缩放系数进行更新,以此再进入下一采集循环,如是往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数据采集间隔水平包括3个类别5个分级,其中:正常工作水平类别1个,分级为:level(0);风险工作水平类别2个,分级为:level(-1)、level(-2);平稳工作水平类别2个,分级为:level(1)、leve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深圳市捷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大学;深圳市捷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2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