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钻井破碎岩屑含气量快速估算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42202.0 | 申请日: | 2022-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现军;郭书生;付群超;董振国;赵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15 | 分类号: | G06F17/15;E21B49/00;E21B4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文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1 | 代理人: | 欧阳石文 |
| 地址: | 30045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钻井 破碎 岩屑 气量 快速 估算 天然气 探明 储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利用钻井破碎岩屑含气量快速估算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根据随钻录井显示确定目标层段的开始深度位置,并且记录深度区间的随钻录井气测和井径数据;二、根据地面测量数据计算地表标准温度条件下单位厚度岩石破碎岩屑中所含气体体积;三、计算得到地表标准温度条件的单位体积岩石含气比率;四、计算得到累计储层有效厚度对应的井控天然气地质探明储量;五、处理深度范围内累加得到井控纯气藏天然气地质探明储量。相比钻后的测井曲线计算方法,本发明可方便实时得到储层地质探明储量,更直接,计算简洁快速,精度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钻井破碎岩屑含气量快速估算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地质储量通常采用容积法计算是一种利用油气田静态资料和参数,以计算孔隙储层油气储量的方法。针对纯气藏,静态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地质储量公式如下:
G=0.01×A×He×Φ×(1-Swi)/Bgi
式中,G为气藏的原始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A为含气面积,平方千米;He为储层有效厚度,米;Φ为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wi为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Bgi为平均天然气体积系数,无量纲。
上述天然气井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钻后的储层孔隙度和原始含水饱和度的计算,这两个关键参数都依赖于钻后的地球物理测井,如储层孔隙度可通过声波、密度或中子孔隙度测井曲线计算得到,含气饱和度可在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结合电阻率测井曲线,通过阿尔奇公式或其变形得到。然而,受钻后泥浆侵入影响,基于测井曲线的储层孔隙度和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常受到影响,且无法实现钻井过程中的实时评价,再者钻后测井费用成本相对较高,工作时效低,给勘探决策带来一定挑战,目前无其他解决手段。
勘探钻井的目的就是评价地下是否是气层,然后再计算储量,有储量数值了就说明发现了油气田了。储量数据是衡量油气田大小的唯一标准。以往的储量计算都是需要钻井后,在井内下入精密测量仪器,测量孔隙度等数据后计算,耗时耗力,花费较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钻井破碎岩屑含气量快速估算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方法,即在钻井随钻过程中,利用地面地质录井的随钻气测、钻时、排量、井眼尺寸等现场实时测量数据,通过消除井筒环境因素对录井气测数值的影响,直接准确测量钻井岩石破碎岩屑含气量,实现钻井勘探过程中实时的储层地质储量评价,本发明成本相对较低,工作时效高,计算精度高,且避免了原容积法计算中可能存在非烃类气体而计算出非烃类天然气储量的情况。
为解决天然气井地质探明储量实时计算和评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钻井破碎岩屑含气量快速估算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利用岩石破碎岩屑含气量的气井地质储量快速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随钻录井各烃组分气测测量,根据随钻录井显示确定目标层段的开始深度位置,同时记录对应深度区间的随钻录井气测和钻井井眼直径平均值 D;
步骤二、根据地面测量数据计算地表标准温度条件下单位厚度岩石破碎岩屑中所含气体体积;
步骤三、计算得到地表标准温度条件的单位体积岩石含气比率,用以评价地表标准温度条件下岩石内含天然气体积占岩石体积的比例,是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之一;
步骤四、计算得到累计储层有效厚度对应的井控天然气地质探明储量;
步骤五、处理深度范围内累加得到井控纯气藏天然气地质探明储量,是气田开发的重要基础,为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气田建设规模和投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2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