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废铜熔炼扒渣用除铜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0313.8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应琼宇;黄光;刘和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胜华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F27D17/00;F27D3/15;B01D53/79;B01D53/48;B01D47/02;B01D53/26;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中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8 | 代理人: | 陈海涛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废气 处理 功能 熔炼 扒渣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废弃金属再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废铜熔炼扒渣用除铜粉装置,包括熔炼设备,所述熔炼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扒渣机构,所述扒渣机构的背面设置有杂质去除机构,所述杂质去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脱硫机构,所述脱硫机构的表面设置有净化机构;该装置中脱硫机构能够去除杂质后的烟尘中的废气进行脱硫作业,使得排放的废气达到排放标准,使得熔炼过程更加环保,对环境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同时避免废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喷洒组件和进气组件会同步进行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能够使得废气能够更好的和脱硫溶液接触,提高脱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金属再铸造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废铜熔炼扒渣用除铜粉装置。
背景技术
废铜熔炼时需要借助连铸机将废铜熔炼成铜水,然后将铜水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一定尺寸规格铸坯,在将废铜熔炼成铜液后需要将其转入保温炉中,需要将铜液表面棕灰色的悬浮杂质去除,用以提高产品的品质,但是现有的废铜熔炼扒渣用除铜粉装置缺乏废气处理装置,在废铜熔炼的过程也能够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其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气体污染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且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废铜熔炼扒渣用除铜粉装置,改善了其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气体污染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且会对操作人员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废铜熔炼扒渣用除铜粉装置,包括熔炼设备,所述熔炼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扒渣机构,所述扒渣机构的背面设置有杂质去除机构,所述杂质去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脱硫机构,所述脱硫机构的表面设置有净化机构;其中,所述扒渣机构包括设置于熔炼设备一侧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一端贯穿至熔炼设备内,所述框架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引导框,所述框架的底端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和进气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框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贯穿框架并设置有扒渣组件;其中,所述脱硫机构包括脱硫罐,所述脱硫罐的表面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脱硫罐的内顶壁设置有喷洒组件,所述脱硫罐的内底壁设置有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的底端贯穿出脱硫罐,所述进气组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气扇,所述喷洒组件和进气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脱硫罐表面的溶液箱,所述脱硫罐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底端贯穿至脱硫罐并连通有储液环,所述储液环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喷嘴,所述溶液箱的内底壁设置有输液泵,所述输液泵的顶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顶端贯穿出溶液箱并与第四连接管的顶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脱硫罐底端的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的顶端贯穿至脱硫罐内,所述第五连接管的顶端连通有储气环,所述储气环的顶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气嘴。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顶端和第四连接管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同步皮带,所述脱硫罐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和驱动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同步皮带,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和第五连接管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两个所述圆形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硫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交错分布的挡板,所述挡板和第四连接管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胜华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鹰潭胜华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0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