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事理逻辑和实体知识的多维度图谱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5762.3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2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龚小刚;张辰;毛冬;赵帅;彭梁英;许飞;章九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16/36;G06F40/289;G06F16/33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事理 逻辑 实体 知识 多维 图谱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事理逻辑和实体知识的多维度图谱融合方法,包括:获取事理图谱中第一事件节点中的第一事件名词,确定相对应的第二事件节点,获取第二事件节点中的第二事件名词;确定与第一事件名词所对应的第一实体节点,以及第二事件名词所对应的第二实体节点;在第一事件节点与所述第一实体节点之间建立第一融合连接路径,在第二事件节点与所述第二实体节点之间建立第二融合连接路径;根据第一事理逻辑在第一实体节点与第二实体节点之间建立三元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事理逻辑对所述三元组关系更新;基于所述第一融合连接路径、第二融合连接路径、建立的三元组关系、更新的三元组关系形成融合后的多维度图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事理逻辑和实体知识的多维度图谱融合。
背景技术
事件是人类社会的核心概念之一,人们的社会活动往往是事件驱动的。事件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相继发生的演化规律和模式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知识。然而,现有的典型知识图谱均以实体及其属性和关系为研究核心,缺乏对事理逻辑这一重要人类知识的刻画。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事理图谱应运而生,它能够揭示事件的演化规律和发展逻辑。
在通用图谱中,一般就是具有多个实体节点以及每个实体节点所具有的实体知识,实体知识可以看作是对相应实体的基本描述等等。
在事件图谱中,每个节点对应一个事件,事件图谱的多个事件节点可能会与通用图谱中的一个实体节点相对应,所以在对事件图谱和通用图谱之间构建融合的图谱时,可以根据事件节点与实体节点的关系构建三维的融合图谱,进而使得可以快速根据事件节点确定相对应的实体节点、或者是根据相应的实体节点确定相对应的事件节点,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易于工作人员进行关联。现有技术中,并无法根据事件节点与实体节点的关系,构建基于事件图谱和通用图谱所形成的三维的融合图谱,也无法根据事件节点对实体节点的三元组关系进行更新。
公布号为CN114417004A的现有专利1公开了一种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的融合方法,其融合方式主要是根据知识图谱中的节点与事理图谱中的节点的相似度进行融合,使得知识图谱中每个知识节点与相应的事理图谱中的事件节点的相对应,在此过程中,并无法实现实体节点的三元组关系进行更新,也无法使得一个事件节点对应多个知识节点、一个知识节点对应多个事件节点的情况出现,导致知识图谱和事件图谱的融合深度较浅。
公布号为CN114238656A的现有专利2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事理图谱补全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其虽然具有图谱的补齐功能,但是并无法结合事理图谱对知识图谱进行相应的补全,导致补全效果较为片面。
所以,亟需一种将事件图谱和通用的知识图谱进行融合的方法,实现图谱的深度融合、补全、更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事理逻辑和实体知识的多维度图谱融合方法,可以根据事件节点与实体节点的关系,构建基于事件图谱和通用图谱所形成的三维的融合图谱,并且根据事件节点对实体节点的三元组关系进行更新,使得融合图谱中具有更全面的信息,使得在进行数据处理、图谱使用时,能够根据事件节点确定相关的实体节点,根据实体节点确定可能关联的事件节点,实现图谱间的深度融合、补全、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事理逻辑和实体知识的多维度图谱融合方法,包括:
获取事理图谱中第一事件节点中的第一事件名词,根据第一事件节点的第一事理逻辑确定相对应的第二事件节点,获取所述第二事件节点中的第二事件名词;
根据通用知识图谱中每个实体节点的实体知识所生成的维度名词表,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名词所对应的第一实体节点,以及第二事件名词所对应的第二实体节点;
在所述第一事件节点与所述第一实体节点之间建立第一融合连接路径,在所述第二事件节点与所述第二实体节点之间建立第二融合连接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5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