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硝化抑制剂的泡腾片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4431.8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0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蕊;李冬佳;黄致祥;张卫峰;刘家欢;张福锁;雷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C05G3/90;C05G3/40;C05G3/00;C05G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刘鑫鑫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 抑制剂 泡腾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硝化抑制剂的泡腾片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含硝化抑制剂的泡腾片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0~50份、酸源15~30份、碱源25~40份和粘结剂1~4份。优选地,所述含硝化抑制剂的泡腾片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0~50份、酸源25~30份、碱源25~30份和粘结剂1~4份。本发明将硝化抑制剂DMPP制成泡腾片剂,填补了市场上无硝化抑制剂泡腾片的技术不足,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同时保证拥有硝化抑制活性的主要成分DMPP在制备成泡腾片剂后,有效成分不降解、作用效果不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硝化抑制剂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硝化抑制剂的泡腾片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氮肥的大量生产和施用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但过量以及不合理的氮肥管理,导致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从而进一步损害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如农田体系氮肥的施用会导致土壤NO3-的累积,而NO3-在土壤中极易随水淋洗到土壤下层,进入到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过高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已明确农田过量施用氮肥是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主要贡献源。温室气体N2O的主要排放源也是农业源氮肥施用。
减少这些氮损失的方法之一是在肥料中添加硝化抑制剂来增加肥料利用率。研究表明,硝化抑制剂由于可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活性,减少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可有效抑制温室气体N2O排放和硝酸盐的洗损失。其中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已被广泛的毒理学测试及大田试验证实,是一个高效、绿色的硝化抑制剂。
现在硝化抑制剂的主要应用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在肥料生产的过程中作为生产原料加入;第二,施肥前在田间与肥料混合施用。其中,如果是在肥料生产中加入,则农户难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硝化抑制剂用量;而如果在田间混合施用,硝化抑制剂的推荐用量为氮肥中酰胺态氮与铵态氮总量的0.8%~1.6%,施用量较少施用原药难以保证混合均匀,因此也有很多人提出使用硝化抑制剂制备的液体制剂进行添加,例如WO2020109044A1专利中提出制备用于滴灌体系添加的硝化抑制剂液体制剂。但是液体制剂中多含有有机溶剂,环境风险未知,对生产和运输有较严格的要求。泡腾片剂作为一种可精准计量用量的固体片剂,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小剂量药物的计量与添加。同时,由于泡腾片剂中含有崩解组分,更有利于简化施用程序,提高功效,并在农业上得到了一定认可,例如已授权专利CN112189676B,研制了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泡腾片。
但是,现在尚未有研究硝化抑制剂泡腾片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空白。同时对硝化抑制剂DMPP的研究中发现,造成DMPP农业应用不稳定的最可能的原因是DMPP自身结构不稳定,使其在复杂环境下容易降解进而降低作用效果,比如研究表明,DMPP的降解可能受到环境pH值、金属离子种类与浓度等。由于泡腾片的原料可能涉及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等多组分,将硝化抑制剂DMPP制备成泡腾片是否会导致DMPP降解,减弱DMPP作用效果尚且处于未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硝化抑制剂的稳定性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将硝化抑制剂DMPP制成泡腾片剂,填补了市场空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保护一种含硝化抑制剂的泡腾片,其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0~50份、酸源15~30份、碱源25~40份和粘结剂1~4份。
优选地,其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0~50份、酸源15~30份、碱源25~40份和粘结剂1~4份。例如,其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9份、酸源15~30份、碱源25~40份和粘结剂1~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4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