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1806.5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肖世玲;李岗;龙梅;宋金涛;刘宁;王开钰;陈日宇;万二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04;H01M4/136;H01M4/1391;H01M4/1397;H01M4/505;H01M4/525;H01M4/58;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87;H01M50/457;H01M50/494;H01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潘丽君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澳大道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基材层,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其中,
所述第一敷料区分布于所述中间基材层的上下两层表面,采用第一包覆层将第一正极材料进行包覆,得到第一混合浆料;将所述第一混合浆料涂覆于所述第一敷料区,制得初始正极片;
所述第二敷料区分布于所述初始正极片的上下两层表面,采用第二包覆层将第二正极材料进行包覆,得到第二混合浆料,将所述第二混合浆料涂覆于所述第二敷料区,获得合格的正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正极材料由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二正极材料由钴酸锂或者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包覆层采用石墨烯材料作为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采用氧化锌材料作为包覆层。
5.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第一包覆层将第一正极材料进行包覆,得到第一混合浆料;
S2:在中间基材层的上下两层表面的第一敷料区涂覆所述第一混合浆料,制得初始正极片;
S3:采用第二包覆层将第二正极材料进行包覆,得到第二混合浆料;
S4:在所述初始正极片的上下两层表面的第二敷料区涂覆所述第二混合浆料,制得合格正极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正极材料由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而成;
所述第二正极材料由钴酸锂或者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以及导电剂,粘结剂和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混合而成;
所述第一包覆层采用石墨烯材料作为包覆层;
所述第二包覆层氧化锌材料作为包覆层。
7.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卷芯,正极片,负极片和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卷芯外部采用膨胀胶带将其固定,再依次按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和第二隔膜顺序对所述膨胀胶带进行外包后,再置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正极片还包括中间基材层,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其中,
所述第一敷料区,分布于所述中间基材层的上下两层表面,用于涂覆第一正极材料,制得初始正极片;
所述第二敷料区,分布于所述初始正极片的上下两层表面,用于涂覆第二正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正极材料由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而成;采用第一包覆层将所述第一正极材料进行包覆得到第一混合浆料,所述第一混合浆料涂覆于所述第一敷料区;
所述第二正极材料由钴酸锂或者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以及导电剂,粘结剂和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混合而成;采用第二包覆层将第二正极材料包覆后得到第二混合浆料,所述第二混合浆料包覆后分别涂覆于所述第一敷料区;
所述第一包覆层采用石墨烯材料作为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采用氧化锌材料作为包覆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还包括:
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石墨或者硅材料,将所述负极材料,粘结剂,导电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成浆料涂覆于集流体上制得负极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采用双面涂覆陶瓷隔离膜,所述双面涂覆陶瓷隔离膜由最内层的聚乙烯微孔薄膜,中间层的聚偏二氟乙烯和最外层的三氧化二铝敷料涂层构成;
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连接于所述卷芯的上端和下端,或者左端和右端;
所述正极片通过铝转镍极耳与所述卷芯连接;
所述负极片通过镍或铜镍复合极耳与所述卷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18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