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梗丝的方法、梗丝、烟丝组合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0221.1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杰;李善莲;王道铨;王锐亮;罗登炎;常明彬;李金兰;邓小华;郭松斌;姜焕元;洪伟龄;包可翔;李跃锋;阙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A24B5/16;A24B15/12;A24D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崔婧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方法 梗丝 烟丝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工领域,涉及制备梗丝的方法,包括:将叶梗分离后烟梗回潮处理,得水分含量26%‑32%烟梗;烟梗贮存不超过2小时;贮存后烟梗第一次蒸梗,得水分含量28%‑34%烟梗;烟梗第一次压梗,得厚度1‑1.8mm梗片;梗片第二次蒸梗,得水分含量30.5%‑35%梗片;梗片第二次压梗,得厚度0.5‑0.95mm的梗片;梗片切丝,对梗丝酶解,干燥,得梗丝。本发明还涉及梗丝、烟丝组合物及应用。本发明方法所制梗丝形状接近烤烟烟丝、与烤烟烟丝配伍性好、颜色均匀、水分均匀、填充值高、整丝率高、感官质量高、稳定性好,本发明方法避免了烟梗处理工艺后的烟梗储存和运输带来的变质问题,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梗丝的方法,还涉及制得的梗丝、烟丝组合物及它们在烟草制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烟梗是烟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叶梗分离可得到占烟叶总重约25%左右的烟梗。烟梗的质地坚韧,制成梗丝具有较高的填充能力,是卷烟配方中重要的常规填充原料。
传统的加工梗丝的方法包括烟梗处理与烟梗制丝两个工艺,并且,两个工艺分别由不同类型厂家实施,其中,打叶复烤厂负责烟梗处理工艺,卷烟厂负责将处理完的烟梗制成梗丝。打叶复烤厂的烟梗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叶梗分离→贮料辅网→复烤→筛分→计量→包装→仓库储存;卷烟厂一般向打叶复烤厂购买处理好的烟梗,然后按照如下流程制梗丝:烟梗喂料→筛分→水洗梗→贮梗→增湿增温→压梗→切梗丝→梗丝加料回潮→梗丝膨胀与干燥→梗丝风选→梗丝加香→贮梗丝→比例掺配。
但是,上述传统的烟梗制丝工艺存在如下的几方面问题:
1)加工制得的梗丝颜色深浅不均,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差;
2)加工制得的梗丝与烤烟烟丝的外观差异大,梗丝品质低,与烤烟烟丝混用时易对卷烟配方造成不良影响;
3)加工制得梗丝的感官质量差,影响了梗丝在卷烟中的应用;
4)打叶复烤厂处理完的烟梗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和变质。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制备梗丝的方法,以解决传统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创造性地发现:本发明方法无需将加工梗丝的方法分成传统上分属于不同类型厂家的烟梗处理和烟梗制丝两个工艺,而是利用烟梗处理工艺中的叶梗分离后的烟梗直接制备成梗丝,所制梗丝的形状接近于烤烟烟丝、与烤烟烟丝的配伍性好,所制梗丝的颜色均匀、水分均匀性好、填充值高、整丝率高、品质高、稳定性好,所制梗丝的抽吸时的香气量大、香气质高、透发性好、烟气浓度高、杂气少、抽吸劲头大、成团性高、干燥感好、余味舒适、感官质量高;并且,本发明方法不涉及对处理后的烟梗进行储存及运输,避免了储存及运输带来的变质问题,也节约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备梗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叶梗分离后的烟梗进行回潮处理,得到水分重量含量为26%-32%(优选28%-31%,例如29%、29.6%、29.7%、30%)的烟梗;
(2)将步骤(1)得到的烟梗贮存不超过2小时(优选不超过1.5小时,例如1小时);
(3)将贮存后的烟梗进行第一次蒸梗处理,得到水分重量含量为28%-34%(优选为29.5%-32%,例如30%、30.1%、30.3%、30.4%、31%)的烟梗;
(4)将步骤(3)得到的烟梗进行第一次压梗,得到厚度为1-1.8mm(优选为1.1-1.5mm,例如1.36mm)的梗片;
(5)将步骤(4)得到的梗片进行第二次蒸梗处理,得到水分重量含量为30.5%-35%(优选为31%-34%,例如32%、32.3%、32.4%、32.5%、33%)的梗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0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