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滑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9827.3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6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尚建忠;罗自荣;陈善军;张滔;董文平;卢钟岳;蒋涛;夏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29/10 | 分类号: | F16C29/10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装置 滑轨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滑轨机构,其中的外滑轨内部具有空腔,内滑轨可滑动的设置于外滑轨的空腔内,滑块设于内滑轨中并通过所述内滑轨与外滑轨形成相对滑动,外滑轨的两侧上端安装有固定块,转动轴安装在固定块上,锁紧单元设置于所述外滑轨的槽内,每个锁紧单元的上楔块均通过固定块包裹,每个锁紧单元的上楔块均连接有齿轮轴,齿轮轴通过齿轮转动机构与转动轴连接,该锁紧单元具有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在滑动状态时所述外滑轨与内滑轨可滑动,在锁紧状态时所述外滑轨与内滑轨锁紧,转动轴通过齿轮转动机构和锁紧单元使得滑轨处于滑动状态或锁定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电动锁紧机构,减少了阻尼和弹簧等功能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轨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滑轨机构。
背景技术
在航天器中有不同的部件单元,这些部件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在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这些部件固连在机柜和舱端等固定支撑件上。当设备因为故障和达到使用年限时,航天员需要进行维修更换操作,而不合理的操作空间往往会对维修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需要增加连接机构,实现正常工况与维修工况的空间转换。
滑轨是一种实现内部空间迅速可视化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现有的滑轨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滑轨在推回时不能保持锁紧状态,当设备高速运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针对抽屉、橱柜等家居用品的具有自锁功能的滑轨结构,但大多结构复杂、装配复杂,且需依靠机构实现被动自锁、不能主动锁定,可靠性不高,不适用于面向维修需求的航空航天设备。
申请号为201820617406.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内的可调滑轨锁紧机构,包括动滑块和定滑轨,动滑块内部开有T行槽,且设有电动推杆和限位卡杆,定滑轨上设有卡接槽。其原理是电动推杠通过斜面推动限位卡杆,使限位卡杆卡入到卡接槽内,实现动滑块和定滑轨的锁紧,该方案的优点是机械结构简单易懂,但是缺点是需要电动控制,而且锁紧位置有限。申请号为201911365083.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有阻尼关闭锁紧机构的同步滑轨,包括外置固定座、设置在外置固定座上的滑轨组件,滑轨组件包括外轨、中轨和内轨,通过滑轨接近终点时,在拉紧弹簧与阻尼器的联合作用下使滑轨继续缓慢移动,直至滑轨完全锁紧,该滑轨组件较多且机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滑轨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滑轨机构,包括外滑轨、滑块、内滑轨、齿轮轴、锁紧单元、固定块和转动轴,所述外滑轨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内滑轨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外滑轨的空腔内,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内滑轨中并通过所述内滑轨与外滑轨形成相对滑动,所述外滑轨的两侧上端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转动轴安装在固定块上,所述锁紧单元设置于所述外滑轨的槽内,每个锁紧单元的上楔块均通过固定块包裹,每个锁紧单元的上楔块均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通过齿轮转动机构与转动轴连接,该锁紧单元具有滑动状态和锁紧状态,在滑动状态时所述外滑轨与内滑轨可滑动,在锁紧状态时所述外滑轨与内滑轨锁紧,转动轴通过齿轮转动机构和锁紧单元使得滑轨处于滑动状态或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单元包括两个锁紧模块,每个锁紧模块均包括上楔块和下楔块,所述上楔块设于所述外滑轨端部的槽内,所述固定块包裹所述上楔块,所述上楔块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齿轮轴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与上楔块上的内螺纹连接,所述下楔块与所述内滑轨连接,所述上楔块的上楔面和下楔块的下楔面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转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大齿轮和设于所述齿轮轴上的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滑轨的两侧上端均设有开口,所述上楔块的下端为一体式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长度小于所述开口的长度,所述凸出部的下端面为下楔面,所述上楔块的长度与所述开口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9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池组的管理电压分配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品质油封智能制造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