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9281.1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8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珠;何东升;张金涛;易莉帮;傅战工;潘韬;邱远喜;付岚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19/16;E01D19/0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预偏量主索鞍 施工 结构 体系 方法 | ||
1.一种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主塔(1),其顶面设有第一避让槽(10),且所述第一避让槽(10)延伸至其一侧边沿并在该侧竖直侧壁形成第一敞口;
永久底座(2),其固定设于所述主塔(1)顶面中心区域,其在主缆(8)布设方向上的两端与主塔(1)顶面边沿之间均留设间隔,其上对应所述第一避让槽(10)开设有第二避让槽(20),所述第二避让槽(20)竖向连通所述第一避让槽(10),所述第二避让槽(20)一端延伸至所述永久底座(2)靠近所述第一敞口的一侧边沿并在该侧竖直侧壁形成第二敞口;
临时底座(3),其固定设于所述主塔(1)顶面,并位于所述永久底座(2)远离所述第二敞口的一侧,其顶面与所述永久底座(2)共面,其底面与所述主塔(1)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剪力连接件并留设第一施工缝(30),以便通过所述第一施工缝(30)拆除所述临时底座(3);
反力座(4),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临时底座(3)远离所述永久底座(2)的一侧,其上设有反力部(40),所述反力部(40)与所述临时底座(3)之间留设间隔,且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避让槽(20)处于同一延伸方向的第三避让槽(41),所述第三避让槽(41)延伸至所述反力座(4)远离所述临时底座(3)的一侧形成第三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填补格栅(61),其用于安装至所述第二避让槽(20)内,并可通过所述填补格栅(61)在所述第二避让槽(20)内浇筑混凝土,以补全所述永久底座(2)的所述第二避让槽(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承压板(5),其铺设于所述永久底座(2)与所述临时底座(3)上,并对应所述第二避让槽(20)开设有避让缺口(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二承压板(51),其用于安装至所述避让缺口(50)内,以用于补全所述第一承压板(5)的所述避让缺口(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底座(2)和所述临时底座(3)内均具有浇筑格栅(6),且所述永久底座(2)和所述临时底座(3)分别成型于同一所述浇筑格栅(6)的两端区域,所述浇筑格栅(6)上对应设有格栅缺口并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避让槽(20),且所述永久底座(2)与所述临时底座(3)之间留设第二施工缝(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座(4)一体成型于所述浇筑格栅(6)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座(4)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牛腿(42),其一端与所主塔(1)侧面抵接,且所述支撑牛腿(42)位于所述第三避让槽(41)的一侧。
8.一种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大预偏量主索鞍的施工结构体系,其包括以下步骤:
吊装主索鞍(7)至所述临时底座(3)上的最大预偏位置,于主索鞍(7)上架设主缆(8),其中,通过所述第一避让槽(10)对主索鞍(7)主跨侧的主缆(8)进行放置;
根据平衡主塔(1)两侧缆力的需要,将主索鞍(7)从最大预偏位置分多次顶推至所述主塔(1)顶面的中心区域;
通过所述第一施工缝(30)与所述第二施工缝(31)拆除所述临时底座(3)与所述反力座(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92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