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6549.6 | 申请日: | 202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弟;马银东;秦开洪;王树涛;王程;王洪奎;张涛;丁筱雅;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E01C19/08;E01C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再生 沥青 再利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对再生沥青颗粒或再生沥青中间介质体进行加热波处理,制得再生沥青激活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加热波设置为微波,驱使再生沥青颗粒或再生沥青中间介质体的中间部位优于外表面进行液态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通过再生沥青的粉碎装置(1)制得颗粒直径为100-180mm的再生沥青颗粒,把再生沥青颗粒放到再生沥青的加热装置(2)中的加热斧(24)中,通过微波加热管(28)对加热斧(24)中的再生沥青颗粒进行加热,得到再生沥青激活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按照重量比例1:20-32把颗粒直径为30-50mm的沙子颗粒与再生沥青颗粒进行混合,制得再生沥青中间介质体,把再生沥青中间介质体放到再生沥青的加热装置(2)中的加热斧(24)中,通过微波加热管(28)对加热斧(24)中的再生沥青中间介质体进行加热,得到再生沥青激活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使转动中心轴部(14)、第一对轧辊部(18)和第二对轧辊部(19)处于转动状态,把再生沥青放到仓壳部(11)中,通过转动中心轴部(14),使拐臂部(15)处于转动状态,由粉碎杆部(16)和锤头部(17)对仓壳部(11)中的再生沥青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再生沥青通过仓壳部(11)的下端出料端口部进入到第一对轧辊部(18)和第二对轧辊部(19)之间的缝隙体中,由第一对轧辊部(18)和第二对轧辊部(19)再对再生沥青颗粒进行挤压粉碎,
使电机体(254)和微波加热管(28)处于工作状态,带动主动轮体(252)进行转动,驱动传动带体(251)在主动轮体(252)和从动轮体(253)上进行运动,传动带体(251)通过连接板部(23),使外轮体(221)在外轨体(211)进行运动,使内轮体(222)在内轨体(212)上进行运动,从带动连接板部(23)在外轨体(211)和内轨体(212)上进行环形运动,
把再生沥青颗粒或再生沥青中间介质体放到桶部(241)中,在位于外圈的板部(261)的缺口体部位上,把挂轴部(243)与连接板部(23)的钩体连接,使桶部(241)的收缩部侧面与导向辊部(27)接触,使桶部(241)在位于外圈的板部(261)上的导向辊部(27)和位于内圈的板部(261)上的导向辊部(27)之间运动,由微波加热管(28)对桶部(241)中的再生沥青颗粒或再生沥青中间介质体进行加热,在桶部(241)中得到再生沥青激活液体,当桶部(241)回到位于外圈的板部(261)的缺口体部位上后,把具有再生沥青激活液体的桶部(241)的挂轴部(243)与连接板部(23)的钩体分开,
或,沿桶部(241)运动路线上的微波加热管(28)的功率设置为呈由大到小的阶梯值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微波加热管(28)的功率设置为80-116千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把再生沥青激活液体倒入搅拌机中,与再生剂、新集料、原料沥青液和矿粉进行混合,制得沥青路面基料。
8.一种用于再生沥青的再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再生沥青的粉碎装置(1)和再生沥青的加热装置(2)并且再生沥青的粉碎装置(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再生沥青的加热装置(2)的输入端口部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65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