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阶段语音与文本容错对齐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5881.0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2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陶冶;徐锴;鲁超峰;彭国纯;程辉;吴边;唐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40/194 | 分类号: | G06F40/194;G06F40/189;G10L15/2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段 语音 文本 容错 对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阶段语音与文本容错对齐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形成识别文本的第一阶段;在原始文本与识别文本中,通过寻找最长递增子序列搜索锚点的第二阶段;根据锚点在句子中的位置关系,在识别文本中划分出初步对齐段和未对齐段的第三阶段;对未对齐段重复执行第二、三阶段,直到未对齐段不再发生变化或者没有新的锚点出现为止的第四阶段;针对未对齐段,采用相似度计算函数在识别文本中寻找与原始文本中最相似的字词作为句子边界,对未对齐段进行初步对准的第五阶段;判断初步对齐的句子是精确对准还是错误对准的第六阶段。本发明的文语对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连续、非完全匹配的长语音与文本的句子级的对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语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将语音与文本 对齐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语音与文本对齐,或简称为文语对齐,是语音识别数据标注、新闻字幕生 成、有声书制作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语音和文本通常呈现出在整体内容上 保持一致,但不完全匹配的特点。因此,如何按照文本内容的划分粒度对语音 进行相应粒度的划分,并对这些划分单元进行对齐和重组,是文语对齐技术的 关键。
传统的文语对齐方法主要是通过基于维特比算法Viterbi的强制对齐技术 来实现的。但是,如果在音频文件中包含有噪音或者存在与文本内容不匹配的 长音频,则传统的文语对齐方法是无法实现有效对齐的。对于长音频维特比的 解码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对于不完全匹配的语料,维特比算法由于其 迭代的方式会因为局部的对齐失败而导致整个对齐过程结束。
目前,还有很多基于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 技术实现的文语对齐方法,即,通过ASR将“文语对齐”问题转化为“文本与 文本的字符串相匹配”的问题,进而利用编辑距离算法找到与原始文本最为相 似的识别文本(利用ASR技术识别出的文本)片段。这种文语对齐方法的对齐 精度受限于ASR的正确率,必须通过设计合理的对准规则,来降低ASR正确率 对文语对齐精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阶段语音与文本容错对齐的方法及装置,可 以有效解决连续、非完全匹配的长语音与文本的句子级的对准问题,弥补了传 统文语对齐方法在连续、非完全匹配的长语音与文本对齐的过程中耗时长、对 齐精度低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阶段语音与文本容错对齐的方法,包括:
第一阶段: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形成识别文本;
第二阶段:在原始文本与所述识别文本中,通过寻找最长递增子序列搜索 锚点;
第三阶段:根据所述锚点在句子中的位置关系,在识别文本中划分出初步 对齐段和未对齐段;
第四阶段:对所述未对齐段重复执行所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直到未对 齐段不再发生变化或者没有新的锚点出现为止;
第五阶段:针对所述未对齐段,采用相似度计算函数在识别文本中寻找与 原始文本中最相似的字词作为句子边界,对未对齐段进行初步对准;
第六阶段:对初步对齐的句子进行精确对准和错误对准的判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阶段优选包括以下过程:
在所述原始文本中,将标点符号采用设定的句子分隔符替换,以拼接为一 个长字符串;
将所述原始文本和识别文本中的文字转换成拼音;
对原始文本和识别文本中的拼音进行相似度匹配,找出识别文本与原始文 本中匹配完全一致的字词;
根据所述匹配完全一致的字词在原始文本中的位置,采用寻找最长递增子 序列的方法获取锚点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5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