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5512.1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谢耀国;钟文军;曲先强;张传杰;王巍巍;崔洪斌;徐皓;王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洋 油气 生产 平台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监测系统,包括,应力应变监测终端,用于采集生产平台的应变数据;加速度监测终端,用于采集所述生产平台的连续振动数据;倾角监测终端,用于采集所述生产平台的倾斜度数据;显示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应力应变监测终端、所述加速度监测终端以及所述倾角监测终端无线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应变数据、所述连续振动数据以及所述倾斜角数据,并控制所述应力应变监测终端、所述加速度监测终端以及所述倾角监测终端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可以精准的对海洋油气生产平台进行应变数据、连续振动数据以及倾斜角数据的实时监测,以确定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寿命数据,进而避免了海洋油气生产平台出现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在急剧猛增,相应的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数量也成倍增加。海洋油气生产平台作为海上油田开发的主要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而为了能保证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正常运行,一般都会对海洋油气生产平台进行结构健康监测。结构健康监测是传统结构动力学问题的逆问题,通过对结构物进行实时无损监测后再评估结构物的损伤,从而保证海洋油气生产平台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修复。
由此可见,提高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结构及设备的可靠性,确保海洋作业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新平台的质量评价、旧平台的残余寿命估计以及在役平台的结构安全保证将成为日益突出的重大问题,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结构的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但目前并没有一种能精准且多方面实时监测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设备或系统,这导致了海洋油气生产平台容易出现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监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海洋油气生产平台没有能精准且多方面实时监测的设备或系统,而导致海洋油气生产平台容易出现事故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的监测系统,包括,应力应变监测终端,所述应力应变监测终端用于采集生产平台的应变数据;加速度监测终端,所述加速度监测终端用于采集所述生产平台的连续振动数据;倾角监测终端,所述倾角监测终端用于采集所述生产平台的倾斜度数据;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应力应变监测终端、所述加速度监测终端以及所述倾角监测终端无线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应变数据、所述连续振动数据以及所述倾斜角数据,并控制所述应力应变监测终端、所述加速度监测终端以及所述倾角监测终端的工作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应力应变监测终端包括多通道应变仪、多个与所述多通道应变仪连接的应变计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应变计组件包括用于焊接在监测位置的辅助焊接底板、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辅助焊接底板上的应变计、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辅助焊接底板上的第一水密耐压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密耐压壳体与所述辅助焊接底板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水密耐压壳体上的第一水密连接件,所述应变计位于所述第一水密耐压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水密连接件连接;所述应变计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水密连接件与所述多通道应变仪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道应变仪的第一防护外壳包括用于安装的安装底板、通过第一安装螺栓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下盖板、通过第二安装螺栓固定于所述下盖板上的第二水密耐压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密耐压壳体与所述下盖板之间的第二密封圈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二水密耐压壳体上的第二水密连接件,所述下盖板对应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多通道应变仪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密耐压壳体内,所述第二水密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多通道应变仪和所述第一水密连接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度监测终端包括三维加速度传感器、速度采集控制电路以及第二防护外壳,所述三维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信号采集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外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5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