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辊的堆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23643.6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光;谢蕊;田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 | 分类号: | B23K9/02;B23K9/18;B23K9/235;B23K35/3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辊 堆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辊的堆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堆焊前将连铸辊车削至Φ‑Xmm;S2,将步骤S1车削加工后的连铸辊预热至200‑250℃;S3,埋弧焊打底堆焊一层:采用430焊丝焊接,堆焊至Φ‑Ymm,熔敷后的Cr含量为9.5‑11.5%;S4,明弧焊盖面堆焊一层:采用414N‑0焊丝焊接,堆焊至Φ+Zmm,熔敷后的Cr含量为12.5‑13.5%。本发明具有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辊的堆焊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辊是连铸机主要零部件,连铸辊使用工况极其恶劣,经常出现表面磨损和疲劳裂纹等缺陷,因此辊子的堆焊质量是确保连铸机能够连续运行的关键因素。
湛江1650连铸,该项目连铸机是奥钢联PT技术,辊子结构形式为辊套式,要求采用414N-O明弧焊技术,堆焊厚度为4mm。技术文件编号为:C_VWB0_CB-M1000_SWV003(TSC4-TSNo.03/94/EN)。
该技术文件要求堆焊工艺如下:
1、堆焊前辊子车削至Φ-8mm,长度方向+20mm;
2、辊子预热至150-200℃;
3、采用明弧焊,Φ2.4mm焊丝,摆弧式焊接:
3.1、第一层:430-O,堆焊至Φ-3(即单边堆焊2.5mm);
3.2、第二层:414N-0,堆焊至Φ+4mm(即单边堆焊3.5mm)
4、最后机加工至Φ。
根据技术文件的要求,评判堆焊辊子合格的依据如下:
1、堆焊辊成品表面至1.5mm处(检验区),Cr含量:12.5–13.5%;
2、堆焊辊成品表面至1.5mm处δ-铁素体含量:0-9%;
3、堆焊辊表面硬度:44-50HRC。
然而,上述堆焊工艺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焊丝成份的波动,打底层与母材的成分稀释,以及焊接过程中的烧损,技术要求堆焊辊子检验区内,Cr含量在12.5–13.5%范围内,由于该设计值相对比较窄,上述工艺难以将Cr的含量控制在12.5–13.5%范围内;
2、化学元素成分不稳定直接造成Cr当量和Ni当量难以合理控制,δ-铁素体含量往往超出0-9%的范围;
3、因为化学元素成分的不稳定造成检验区的马氏体组织含量不均匀稳定,表面硬度常会出现低于要求值44-50HRC。
公开号为CN112191990A公开了一种连铸辊的堆焊方法,其堆焊的过程如下:
S1,堆焊前将连铸辊车削至Φ-Xmm,X为9,其中Φ为连铸辊车削加工前的直径。
S2,将步骤S1车削加工后的连铸辊预热至200~250℃。
S3,埋弧焊,采用430含Cr17%的铁素体型堆焊药芯焊丝螺旋式焊接。
在连铸辊的周面上进行埋弧堆焊形成第一堆焊层,使堆焊层的Cr含量为9.5-11.5%,第一堆焊层的外径为Φ-Amm,A为6mm。
在第一堆焊层的周面上进行埋弧堆焊形成第二堆焊层后,使整体堆焊层的Cr元素含量为12-13%,第二堆焊层的外径为Φ-Bmm,B为3mm。
S4,采用含氮马氏体型堆焊药芯焊丝在第二打底层的周面上明弧堆焊形成第三堆焊层后,使整体堆焊层的Cr含量为12.5~13.5%,第三堆焊层的外径为Φ+Ymm,Y为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3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房间的清洁设备
- 下一篇:一种珊瑚生态健康监测的巡游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