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9464.5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7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袁鹰;张海涛;艾小榆;杜军凯;李萌萌;郭文献;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B63B35/34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 蓄能 电站 水库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清理装置,趸船单元呈矩形分布,第一趸船、第二趸船和第三趸船呈矩形同步驱动展开时,能够通过第三牵引绳和第四牵引绳带动折叠耙齿展开,当第一趸船、第二趸船和第三趸船展开后,清理的覆盖面积大,通过设置的牵引单元使第一趸船、第二趸船和第三趸船被同步牵引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通过展开的折叠耙齿对水库的杂物进行拦杂聚拢清理,实现由外向内的对污染物进行清理,避免因打捞船打捞完成后继续行驶时,会造成水库中的水体波动,使水库水面的污染物会回到原来位置,从而导致对污染物的清理不彻底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且宜为事故备用,还可提高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效率,并且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启动灵活和爬坡速度快等常规水电站所具有的优点和低谷储能的特点,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利用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组之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利用水利推动水利机械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并且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便能够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水库中的水被水坝拦截,且蓄能电站的水库是敞开式的,长时间后水库的水面由于营养过剩便会滋生藻类生物或水草,尤其是在夏天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藻类生物滋生速度会更快,导致较多且较大的藻类生物滋生在水库中,不仅会影响到水库的生态环境,也容易对水轮机组造成破坏,而为了避免污染物进入到水轮机组中造成破坏,必须要对水库水面的污染物进行清理,对水轮机组进行保护,防止藻类生物或水草进入到水轮机组内,抽水蓄能电站的正常运行。
目前对污染物清理常见的为人工打捞清理,但是费时费力,并且效率低下,在打捞过程中,因打捞出的水草或藻类生物含水量大,人工打捞时,由于船体所能承载的重量有限,所以必须要反复往返岸边,将船体上承载的藻类生物运送至岸边将其卸下,浪了大量时间,同时由于水库面积大,水草或藻类生物分散不均匀,采用普通打捞船对其进行清理时,清理不便,打捞面积小,大大降低了清理效率,并且普通打捞船在水库中行驶至某一区域进行打捞时,虽然能够进行打捞,但是打捞船打捞完成后继续行驶时,会造成水库中的水体波动,使水库水面的污染物会回到原来位置,从而导致对污染物的清理不彻底,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清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清理装置,结构独特,趸船单元呈矩形分布,第一趸船、第二趸船和第三趸船呈矩形同步驱动展开时,能够通过第三牵引绳和第四牵引绳带动折叠耙齿展开,当第一趸船、第二趸船和第三趸船展开后,清理的覆盖面积大,通过设置的牵引单元使第一趸船、第二趸船和第三趸船被同步牵引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通过展开的折叠耙齿对水库的杂物进行拦杂聚拢清理,实现由外向内的对污染物进行清理,避免因打捞船打捞完成后继续行驶时,会造成水库中的水体波动,使水库水面的污染物会回到原来位置,从而导致对污染物的清理不彻底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9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