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箱式平台单元间快速对接装置及平台拼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19279.6 | 申请日: | 202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7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富;万兵兵;邵飞;石玉云;徐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道花 |
| 地址: | 212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箱式 平台 单元 快速 对接 装置 拼装 方法 | ||
1.一种海上箱式平台单元间快速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在海面上的箱式平台单元和连接相邻箱式平台单元的对接机构;
所述箱式平台单元的正面和右面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单耳座,所述单耳座圆心处设置有销孔,所述箱式平台单元的背面和左面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双耳座,所述双耳座圆心处设置有销孔,所述双耳座双耳根部设置有六角滑孔,相邻所述箱式平台单元的双耳座与单耳座位置和大小相匹配,所述单耳座卡入所述双耳座双耳中间且销孔相匹配;
所述对接机构包括纵向对接机构和横向对接机构,推动所述纵向对接机构带动横向对接机构运动,完成相邻所述箱式平台单元组合面的对接与拆卸;
所述对接机构设置于所述箱式平台单元的背面和左面,包括连杆组件和设置于连杆组件上的滑销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设置于所述双耳座上方,用于整体推动所述滑销组件做位移运动,所述滑销组件与所述双耳座相适配,在所述双耳座中滑动,所述滑销组件与所述六角滑孔相适配,在所述六角滑孔滑动并限位;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纵向连杆组件和横向连杆组件,所述纵向连杆组件和所述横向连杆组件通过纵横联动杆相连,所述纵横联动杆使所述纵向连杆组件带动所述横向连杆组件运动,将主动力置于纵向;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两根长轴、设置在所述长轴两端的短轴、均匀设置在所述长轴上的底座轴段及设置在每一个底座轴段下方的摇臂底座,所述短轴通过连接孔连接相邻上下所述长轴,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长轴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长轴可在所述连接孔内转动,所述滑销组件通过所述摇臂底座与所述长轴连接;
所述滑销组件包括滑销部件和摇臂,所述摇臂与所述摇臂底座连接,使所述滑销组件跟随所述连杆组件移动,所述滑销部件一体成型,包括位于所述滑销部件中间的端板、设置于所述端板左侧的安装轴、还有设置于所述端板右侧的六角滑轴和滑销,所述摇臂与所述安装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六角滑轴长度长于所述滑销,所述六角滑轴末端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直径大于所述六角滑孔直径;
所述滑销组件包括纵向滑销组件和横向滑销组件,所述纵向滑销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轴上;
所述纵向滑销组件的摇臂底板左下角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底部设置有L型卡槽,用于卡住所述复位弹簧的左端卡脚,所述滑柱头部设置有限位圈,与所述端板接触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纵向滑销组件的端板上还设置有卡槽和起止滑槽,所述复位弹簧右侧的卡脚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滑柱装配于所述起止滑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箱式平台单元间快速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杆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通过拉杆底座与所述长轴连接,所述拉杆底座设置于距离所述长轴两端各一个段差的所述底座轴段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箱式平台单元间快速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杆组件的长轴最右端还设置有滑杆段,所述纵横联动杆的左端设置在所述滑杆段上,所述滑杆段用于限制所述纵横联动杆的纵向位移。
4.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对接装置的海上箱式平台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箱式平台投放在海面上;
步骤2:使相邻箱式平台组合面对应单双耳靠近,准备对接;
步骤3:纵向拉动纵向对接机构,完成相邻两个箱式平台单元纵向组合面的对接,再横向拉动纵向对接机构,完成相邻两个箱式平台单元横向组合面的对接;
步骤4:撤收箱式平台;
其中,步骤3的具体方式为:纵向拉动纵向连杆组件上的拉杆,将纵向销轴组件中的销轴拉离背面双耳座上的销孔,将相邻箱式平台对应的单耳座卡入双耳座的双耳中,放开拉杆,纵向销轴组件在复位弹簧的带动下重新将销轴插入已合并的单双耳中完成纵向对接;横向拉动纵向连杆组件上的拉杆,横向销轴组件在纵横联动杆的带动下离开左面双耳座上的销孔,将相邻箱式平台对应的单耳座卡入双耳座的双耳中,反向推动拉杆,横向销轴组件在纵横联动杆的带动下重新将销轴插入已合并的单双耳中完成横向对接;
步骤4的具体方式为按照步骤3逆向顺序进行撤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92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结构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炉渣处理用冷却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