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组件、含有此基因组件的递送系统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2132.4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辰宇;雷洁琼;周祯;胡逸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5;C12N15/86;A61K48/00;A61K31/7105;A61K47/42;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姜司晨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组件 含有 递送 系统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组件,所述基因组件包括用于表达RNA序列的DNA序列以及与该DNA序列能够形成至少80%互补的补偿序列,所述RNA序列为miRNA‑2911序列或与该miRNA‑2911序列同源性大于85%的序列;并公开了含有此基因组件的递送系统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基因组件以及递送系统能够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提高exosome中micro RNA2911有效成分的含量,能够有效提高细胞内micro RNA和补偿序列含量,以及基于这种microRNA体外合成生物学方式对下游靶蛋白的作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组件、含有此基因组件的递送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MIR2911是一种新型植物源性的MicroRNA,属于天然功能性小分子,具有调控非植物靶基因的功能,能抑制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非洲猪瘟病毒、中东呼吸热病毒、猪轮状病毒及新冠病毒等多种病毒,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潜力的新型核酸类有效成分。
天然的植物MicroRNA在动物体内一般是经胃部消化吸收后进入细胞,因为RNA容易被细胞外富含的RNase降解成碎片,因此必须找到能够使RNA稳定存在于细胞外,才能将植物源性的MicroRNA的抗病毒效果凸显出来。
RNA干扰(RNAi)疗法自从被发明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治疗人类疾病的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该疗法的发展进度远远落后于预期。
目前与RNAi相关的专利很多,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具有医学效果的siRNA;
2、对siRNA进行化学修饰,提高siRNA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提高产率;
3、提高设计各种人工载体(如脂质纳米粒子、阳离子聚合物和病毒),以提高siRNA在体内传递的效率。
其中第3方面的专利很多,其根本原因是研究人员们已经意识到目前缺乏合适的siRNA传递系统,将siRNA安全地、精确地、高效地输送到目标组织,该问题已经成为制约RNAi疗法的核心问题。
本发明的研究团队发现内源性细胞可以选择性地将miRNAs封装到外泌体(exosome)中,外泌体可以将miRNA传递到受体细胞中,其分泌的miRNA在相对较低的浓度下,即可有力阻断靶基因的表达。外泌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生物相容,并具有在体内保护和运输miRNA跨越生物屏障的先天能力,因此成为克服与siRNA传递相关的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
但在miRNA-2911的前期研究中发现,miRNA-2911在体内的表达量有限,最终形成的含有该miRNA-2911的外泌体的量较低,基本无法满足后续无论是临床治疗还是其它实验用途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体外和体内细胞中micro RNA-2911的含量或含有该miRNA-2911的外泌体的含量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因组件、基于此基因组件的递送系统及其应用,此种基因组件能够高效表达micro RNA-2911,提升表达量,有效提高micro RNA基因组件合成生物学靶向下游基因的敲降效率。
上述高效表达的micro RNA,是指人工合成的micro RNA基因组件通过体外的合成生物学装配后的小核酸分子,设计思路为基因组件上micro RNA有效序列和补偿序列上形成的不匹配碱基环大小和个数不同,设计改变了基因组件上表达micro RNA的DNA序列对应的补偿序列上的碱基序列,最终结果显示,影响统计学上的差异是GC含量的改变。
人工合成的micro RNA基因组件的高效表达是通过转染细胞系后细胞内microRNA含量的检测来确定的,具体思路是基于人工合成的micro RNA基因组件的体外自组装含量检测,是通过转染细胞系后,分泌到外泌体中的micro RNA含量的检测来体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2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