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特征参数高速板卡设计阶段质量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1086.6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珂;张波;徐庆阳;谭力波;钟丹;毛英杰;肖峰;刘长江;杨晓龙;常超;陈德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芯微电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8 | 分类号: | G06F30/398;G06F17/16;G06F17/18;G06F1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赋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72 | 代理人: | 邱晓宁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 参数 高速 板卡 设计 阶段 质量 检测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特征参数高速板卡设计阶段质量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首先先选取高速板卡特征参数,再计算AHP权重,再确定隶属度函数及隶属度,在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后,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终得到检测评估结果。本方案可在前期对高速板卡进行布局布线后,选取关键信号、敏感信号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仿真的S参数及目标阻抗,进而得到板卡的质量评估状态,在评估结果不好时进行设计‑仿真‑评估的迭代,有利于一次设计出功能性能优质的高速板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针对高速板卡设计阶段中,通过仿真方式基于多特征参数融合的板卡设计阶段质量检测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的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服务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迅速崛起,在板卡中电路工作频率越来越高,高速信号对信号完整性、板卡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竞争愈发激烈。
随着电路工作频率的提高,板卡上的走线承载的信号速率越来越快,信号与板卡上互连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变的越来越复杂,很多以前的设计理念如“从发送端发出的码流被准确无误的传输到接收端”已不再正确,这就导致了想一次性设计出功能性能满足要求的高速板卡越来越困难,也导致了板卡投板前的仿真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对于多特征参数的融合技术,在机械等领域中存在对设备质量评估的应用,但是该类的检测方法无法在集成电路设计阶段中使用。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并未有专门针对高速板卡设计阶段的快速、准确的设计情况质量检测方法或者产品,仅有部分的方法是针对板卡设计中的单个参数进行仿真,获得参数的部分特性,基于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板卡设计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进行评估。而高速板卡的功能性能涉及到多因素、多层次,现有的技术使得高速板卡在设计阶段,没有利用多种类别的参数来综合对板卡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使得目前高速板卡的设计周期过长,对于一次设计出性能优质的板卡不利,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特征参数高速板卡设计阶段质量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以更好地实现针对高速板卡在设计阶段的多参数综合质量评价。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多特征参数高速板卡设计阶段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高速板卡特征参数;
步骤2、基于所述特征参数,计算各参数的AHP权重,并构建判断矩阵B;将判断矩阵B中满足一致性要求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q作为对应特征参数的权重,并基于多个特征参数的权重构建权重矩阵Q;
步骤3、确定各特征参数的隶属度函数,并基于隶属度函数获得各特征参数的模糊关系矩阵;合并全部特征参数的模糊关系矩阵,构成最终模糊关系矩阵R;
步骤4、基于所述权重矩阵Q、最终模糊关系矩阵R,获得评判集矩阵Z,并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最终结果。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3中的隶属度函数的确定,可以是设置在步骤3中,也可以是设置在步骤2或单独作为一个步骤来设置,因在本方案中,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是不需要以步骤2中的各个步骤作为前提的,因此,该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是可以相对独立的。因此,此处将该隶属度函数的确定的步骤放置在步骤3内,仅是为了语言表述上的便利,并不应理解为其必须设置在步骤2之后或者必须设置在步骤3以内,因此,基于本发明的详细阐述,不应当将隶属度函数的确定设置在哪一步骤中作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来理解。
优选的,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插损绝对值、回损绝对值、串扰绝对值、目标阻抗绝对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
步骤201、对所述特征参数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B;
步骤202、计算所述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芯微电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井芯微电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1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 下一篇:四向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