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11054.6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0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科特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绍兴三人行柯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95 | 代理人: | 齐玉巧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生产工艺 工艺 参数 自动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复合材料制品图像的深度图像,根据深度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复合材料制品高度图像;
对复合材料制品高度图像铺放方向的高度值进行多阈值分割,得到不同的高度级,根据高度级对复合材料制品高度图像进行区域划分;
将复合材料制品高度图像中各区域的分割线作为控制参数的调整节点,所述控制参数包括加工温度、铺放速度;
计算各调整节点的梯度值,根据梯度值确定出每个调整节点的弯曲程度值,根据弯曲程度值获取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进行调节的所有控制参数候选值集合;
计算每个调整节点对应的变形程度的离散系数作为该调整节点的变形程度一致性,根据形变阈值和变形程度一致性的关系,保留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进行调节的所有控制参数候选值集合中符合条件的需要在调整节点处进行调节的所有调节控制参数;
根据每个调整节点需要在调整节点处进行调节的所有调节控制参数以铺放方向为顺序,利用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调节的所有控制参数组合确定出完成铺放对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进行调整的所有控制参数组合,根据每组控制参数组合中的参数值,计算铺放过程中采用该控制参数组合的离差和;
提取所有控制参数组合中最小离差和对应的控制参数组合作为铺放过程中对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进行调整的最佳控制参数组合;
根据所有调整节点的位置及对应的最佳控制参数组合对铺放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铺放过程在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调节的所有控制参数组合的离差和的过程如下:
获取每个调整节点在调整节点处需要调节的控制参数,按照铺放方向排序得到铺放过程对应的一组控制参数组合,即按照铺放方向排序在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调节的控制参数序列;
由于每个调整节点对应的控制参数有多对,获得的铺放过程中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调节的所有控制参数序列为多个,形成多组控制参数组合;
提取每组控制参数组合在铺放过程中在每个调整节点出需要调节的控制参数序列中的加工温度序列,将加工温度序列中相邻元素的差值之和作为铺放过程对应的加工温度序列的离差;
提取每组控制参数组合在铺放过程对应的控制参数序列中的铺放速度序列,将铺放速度序列中相邻元素的差值之和作为铺放过程对应的铺放速度序列的离差;
将每组控制参数组合在铺放过程对应的加工温度序列的离差与铺放过程对应的铺放速度序列的离差之和作为该组控制参数组合在铺放过程对应的离差和;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每组控制参数组合的离差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每个调整节点处需要进行调节的所有控制参数候选值集合中符合条件的需要在调整节点处进行调节的所有调节控制参数的方法为:预设形变阈值,对变形程度一致性大于预设阈值的控制参数进行保留;
其中,形变程度一致性为所有控制参数组合中变形程度的标准差与变形程度的均值的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梯度值确定出每个调整节点的弯曲程度值的方法为:计算各调整节点的梯度值,将每个调整节点的梯度值作为该调整节点的弯曲程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深度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复合材料制品高度图像的过程如下:
获取深度图像中的最大像素值,将最大像素值与深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做差得到的即为复合材料制品高度图像中对应位置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复合材料制品高度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制品的深度图像的获取过程为:
提取复合材料制品图像中距离通道的信息,得到复合材料制品图像不同位置的深度信息,构建得到复合材料制品的深度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科特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科特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10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国密SM9的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双腔吸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