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鱼肽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9336.2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万禾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05G5/20;C05F17/20;C05F17/50;C05F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罗洪娜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鱼 复合 微生物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海鱼肽复合微生物肥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细菌10~60%、真菌10~50%、放线菌10~50%、鱼浆液10~4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称取鱼粉碎液和大豆粉混合均匀,粉碎随后加入水,搅拌1‑2小时,得到鱼浆液;步骤2:在鱼浆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混合制成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步骤3:将混合料在30‑40℃的温度下发酵50天,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液体的深海鱼肽复合微生物肥料。该肥料以鱼副产物为主要原料,应用定向微生物酶解技术,靶向提取鱼类中含有的小分子蛋白肽精制而成,富含多种活性有机物质以及益生微量元素等,且其制备过程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海鱼肽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鲜鱼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副产物,包括内脏、鱼骨、鱼鳞、鱼头、鱼皮等。根据鱼的种类不同,这些副产物的总质量可占鲜鱼总质量的50-70%。据统计,这些副产物中50%左右被直接丢弃,仅有少部分被初步加工为低值的动物饲料、肥料或复合调味料。鱼类加工副产物若得不到妥善处理,极易污染土壤和水源。鱼类加工副产物通常含有胶原蛋白、糖胺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维生素、酶和活性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成分决定了鱼类加工副产物有着极大的精深加工潜力。对此类副产品进行有目的的加工,不仅能够提升加工单元的额外收益,也能够避免因直接丢弃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采用蛋白酶对低值鱼内脏蛋白进行水解,生产鱼肽,可以提高低值鱼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水平,由鱼内脏蛋白类物质加工得到的生物活性肽在开发高效植物肥料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有些微生物对作物生长发育有不利作用,有些则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因此,科研人员通过科学的方法把有益微生物从土壤中分离和选育出来,经过培养、繁殖、制成生物菌剂,并且把这些生物菌剂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这种生物菌剂就叫做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
如何高效的利用鱼肽活性成分并将其与微生物菌剂进行有效结合,制备出富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本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同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鱼肽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如何高效的利用鱼肽活性成分并将其与微生物菌剂进行有效结合,制备出富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深海鱼肽复合微生物肥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细菌 10~60%、真菌 10~50%、放线菌 10~50%、鱼浆液10~40%;所述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所述真菌为酵母菌,所述鱼浆液包括鱼粉碎液和大豆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细菌、真菌或放线菌中的每种菌的有效活菌数均不小于0.5亿个/克腐熟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总有效活菌数不小于2.0亿个/克复合菌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线菌为链霉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深海鱼肽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称取鱼粉碎液和大豆粉混合均匀,粉碎随后加入水,搅拌1-2小时,得到鱼浆液;
步骤2:在鱼浆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混合制成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步骤3:将混合料在30-40℃的温度下发酵50天,发酵完成后,即得到液体的深海鱼肽复合微生物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万禾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万禾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9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