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闸反向弧形阀门转动件运转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8567.1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陶然;陈鹏;李然;陈明华;杨靖;陈飞;黄文全;谭勇;陶如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E02B7/42;E02B7/5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闸 反向 弧形 阀门 转动 运转 状态 监测 装置 方法 | ||
一种船闸反向弧形阀门转动件运转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向弧形阀门的支铰轴上的第一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第一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支铰轴轴向振动,第二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支铰轴径向振动。设置在反向弧形阀门的联门轴上的第三振动传感器、第四振动传感器,第三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联门轴轴向振动,第四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联门轴径向振动。第一、二、三、四振动传感器均连接频谱分析仪。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反弧门转动件的运转状态,及时捕捉转动件故障和准确判断故障位置;能够提高运转件故障判断处理及时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消除支铰轴断裂、联门轴脱落引起的反弧门运行安全问题,确保船闸反弧门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船闸反弧门状态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闸反向弧形阀门转动件运转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高水头船闸输水阀门采用反向弧形阀门(以下简称“反弧门”),通过启闭反弧门实现船闸的充、泄水功能。反弧门固定在支铰上,反弧门上的吊耳与吊杆铰接,吊杆与启闭机连接。反弧门启闭时,启闭机带动吊杆驱动反弧门以支铰为支点旋转,反弧门转动件包括支铰轴、联门轴,反弧门运行频繁,船闸每运行一次,反弧门就需启闭一次,且动水启闭,工况恶劣。反弧门转动件是它的关键部件,其状况好坏影响到反弧门能否正常运转,多次出现转动件故障造成反弧门不能正常运转,影响船闸的正常运行。有些甚至出现安全问题,如转动件运转卡阻,带来反弧门运转不畅,造成部件加速磨损损坏,带来安全隐患;支铰轴断裂,造成门体损坏,修复造成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联门轴从吊耳上脱出,造成门体突然下落,隔断高速水流,形成巨大的冲击水柱,冲击输水廊道设备设施及闸面,是一种严重的设备安全问题。反弧门运行时在水下,需要在停止运行,落放廊道检修门,抽排干阀门井水的条件下,才能对转动件状况进行检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闸反向弧形阀门转动件运转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能够实时监测反弧门转动件的运转状态,及时捕捉转动件故障和准确判断故障位置;能够提高运转件故障判断处理及时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消除支铰轴断裂、联门轴脱落引起的反弧门运行安全问题,确保船闸反弧门运行安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闸反向弧形阀门转动件运转状态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设置在反向弧形阀门的支铰轴上的第一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第一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支铰轴轴向振动,第二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支铰轴径向振动;
设置在反向弧形阀门的联门轴上的第三振动传感器、第四振动传感器,第三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联门轴轴向振动,第四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联门轴径向振动;
所述第一、二、三、四振动传感器均连接频谱分析仪。
所述反向弧形阀门两个支铰轴上均各布置有第一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第一振动传感器布置在支铰轴端面上,位于反向弧形阀门的支铰梁内;第二振动传感器布置在支铰轴的内孔壁上。
所述第三振动传感器布置在联门轴一端孔内端面上,第四振动传感器布置在联门轴另一端孔内壁上。
所述支铰轴的端部布置有第一密封件;联门轴两侧端部布置有第二密封件。
所述第一、第二密封件均为橡胶密封件,用于防止回旋水流对振动传感器的冲击。
所述联门轴两端设置沉孔,用于布置第三、第四振动传感器。
所述第一、二、三、四振动传感器为使用频率为0.1Hz~0.8kHz低频防水振动传感器。
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均连接至第一信号电缆,所述第三振动传感器、第四振动传感器均连接至第二信号电缆;第一信号电缆沿反向弧形阀门的支臂到反向弧形阀门的吊耳,与第二信号电缆汇集,沿反向弧形阀门的吊杆到船闸闸面,然后到达阀门机房,与布置在此的频谱分析仪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未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8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