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08084.1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9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彪;张钊;韩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刘影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二氧化碳 工质 分离 叶轮 润滑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包括叶盘,叶盘上沿径向均布叶片,叶盘中部设置中轴,其特征在于:叶盘中部固定设置轴套,中轴外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套接至轴套内圈,且第一轴承的第一侧、第二轴承的第一侧、轴套内圈和中轴外围形成介质空间,轴套的侧壁上设有油路,油路连通至介质空间内。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通过拉动拉板移动远离轴套,拉伸弹簧,使注油块向右滑动,使密封圈脱离油路,使导油槽移出油路一段距离,这时即可将润滑油由导油槽挤压注入油路,使润滑油由油路流入轴套内,使润滑油与轴、轴承接触,进行润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某些特殊工况,需要用到分离式叶轮。例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发电装置,需要利用这种分离式叶轮。分离式叶轮是叶轮与轴转速不相同,或者叶轮旋转,轴不旋转。叶轮扭矩不传递给轴。叶轮内部设置不同流道,进行能量交换,由于叶轮与轴的转速不一样,所以在叶轮与轴之间需要设置轴承。而往往叶轮与轴之间的空间较小,这样就造成了轴承不容易润滑、保养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叶轮与轴之间的空间较小,轴承不容易润滑、保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包括叶盘,叶盘上沿径向均布叶片,叶盘中部设置中轴,叶盘中部固定设置轴套,中轴外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套接至轴套内圈,且第一轴承的第一侧、第二轴承的第一侧、轴套内圈和中轴外围形成介质空间,轴套的侧壁上设有油路,油路连通至介质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二侧和第二轴承的第二侧分别安装封垫,封垫用于防止介质空间内的介质由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向外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油路的入油端设置拉板,拉板的横街面是T型结构,拉板的第一端卡接至轴套的一端,拉板的第二端位于油路内,且拉板的外围密封连接至油路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油路的入油端设有密封环槽,拉板的外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至密封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拉板的第二端设有导油槽,油路的入油端通过导油槽连通至注油设备,且拉板能够沿油路滑动,滑动状态下的拉板是注油设备与油路的开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拉板的第一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至轴套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上设有若干盲孔,每个盲孔内固定安装一个固定块,固定块的一端开拆卸连接至转块的一端,转块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连接至拉板的第一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通过拉动拉板移动远离轴套,拉伸弹簧,使注油块向右滑动,使密封圈脱离油路,使导油槽移出油路一段距离,这时即可将润滑油由导油槽挤压注入油路,使润滑油由油路流入轴套内,使润滑油与轴、轴承接触,进行润滑。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通过弹簧的弹力拉动注油块插入油路内,使密封圈复位堵塞油路,从而防止轴套内润滑油流出,使润滑油储存在轴套内,利于轴承润滑。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分离式叶轮润滑结构,固定块和转块转动连接,通过施力转动固定块右移脱离轴套,即可右移拉板,直至注油块脱离油路,滑动密封圈脱离注油块,进行密封圈的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8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