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电极焙烧装出炉系统及碳电极焙烧装出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8059.3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山;关小敏;张力;张江涛;吴乐贤;李峰;魏巍;王伟国;刘新苗;刘汉雷;王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震动机械有限公司;宝方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李幼龙 |
地址: | 47102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焙烧 装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电极焙烧装出炉系统及碳电极焙烧装出炉方法,碳电极焙烧装出炉系统包括夹具天车以及设置于夹具天车下方的碳电极输送线、碳电极倾翻装置和碳电极焙烧炉;夹具天车包括机架、大车、小车、提升机构以及碳电极夹具装置,提升机构设置在小车的小车车架上,提升机构包括卷扬电机、减速箱、卷筒、两个动滑轮组以及两个定滑轮组;碳电极夹具装置包括夹具横梁、夹具开合机构以及多个夹持机构,动滑轮组对称设置在碳电极夹具装置两端,夹具开合机构包括电液推杆、推拉杆和限位拉杆组件,限位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圆螺母和限位隔套。本发明具有减少碳电极装出炉时间、提高碳电极质量、减小设备人员损害、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电极烧装出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电极焙烧装出炉系统及碳电极焙烧装出炉方法。
背景技术
碳电极焙烧装出炉一直以来影响车间的整体运行效率,并且在装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会对人员和设备产生损害。现有技术中,在一组六根电极的工况下,不能保证六根电极的间距和竖直程度,例如无法实现碳电极组的平稳升降、吊装、运输,因此会增加出炉成本,并会影响碳电极的质量,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多年来提高石墨电极焙烧装出炉的效率及安全性,一直是各个石墨电极生产厂家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碳电极焙烧装出炉系统及碳电极焙烧装出炉方法,能够达到对碳电极快速装出炉,具有减少装出炉时间、提高碳电极质量、减小设备人员损害、节约生产成本、效率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电极焙烧装出炉系统,包括:夹具天车以及设置于夹具天车下方的碳电极输送线、碳电极倾翻装置和碳电极焙烧炉,碳电极输送线与碳电极倾翻装置衔接设置,碳电极输送线包括来料输送线、出料输送线以及设于来料输送线/出料输送线和碳电极倾翻装置之间的摆渡车;
夹具天车包括机架、大车、小车、提升机构以及碳电极夹具装置,大车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上,小车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大车上,提升机构设置在小车的小车车架上,提升机构包括卷扬电机、减速箱、卷筒、两个动滑轮组以及两个定滑轮组,卷扬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的输入轴相连,卷筒设有对称设置在减速箱的两侧,减速箱两侧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卷筒相连,卷筒上绕设有钢丝绳,钢丝绳通过定滑轮组与对应的动滑轮组相连;
碳电极夹具装置包括夹具横梁、夹具开合机构以及多个夹持机构,夹具横梁水平设置,两个动滑轮组对称设置在夹具横梁的两端,夹具开合机构包括电液推杆、推拉杆和限位拉杆组件,限位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和限位隔套,电液推杆固设于夹具横梁上且电液推杆的输出端与推拉杆连接,推拉杆平行设于夹具横梁上方,推拉杆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限位销轴,限位销轴水平设置;夹持机构包括连杆座、连杆、夹臂和支撑座,连杆座固定在夹具横梁底部,连杆对称设置在连杆座两侧,且连杆的一端与连杆座铰接,另一端与夹臂的上端铰接;两个夹臂对称分布在连杆座的两侧,每个夹臂的底端内侧设有夹块,支撑座设于两个夹臂的中间,夹臂的中部与支撑座铰接,拉杆下端与支撑座固接,拉杆上端向上依次活动穿出于连杆座和夹具横梁,且拉杆上端设有耳板,耳板上开设有长孔,长孔用于在夹持机构需要保持张开状态时供对应的限位销轴穿入,以使限位销轴在夹持机构保持张开状态时与长孔在上下方向上止挡配合,支撑座与连杆座之间的连杆上套设有所述限位隔套。
进一步的,夹具天车还包括用于引导碳电极夹具装置沿上下方向平稳升降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小车车架上的导向立柱,导向立柱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一滑架,滑架的下端与夹具横梁连接。
进一步的,导向立柱上设有竖直延伸的轨道,滑架上设有与轨道配合的轨道轮。
进一步的,滑架下端与夹具横梁之间采用螺栓可拆卸连接;动滑轮组与夹具横梁之间采用螺栓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震动机械有限公司;宝方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震动机械有限公司;宝方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8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