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及其产品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07515.2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8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壮壮;方俊;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C02F3/34;C12R1/22;C02F103/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苗雅娟 |
地址: | 41012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歇根 克雷伯氏菌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及其产品与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歇根克雷伯氏菌的名称为KlebsiellamichiganensisWF‑2,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3386。本发明中的密歇根克雷伯氏菌从猪场废水中富集,分离和纯化得到,对废水中氨氮的降解率最高能达到92.37%,体现出良好的降解作用,具有专一性强、耗时短、去除效率高的特点,可应用于去除或降低氨氮在环境中的残留,为氨氮残留问题提供安全,环保的微生物降解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中氨氮的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及其产品与应用。
背景技术
未经处理的畜禽养殖废水所引发的氮污染尤为严重,其中以氨氮污染最为突出。含高浓度氨氮的畜禽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中,废水中的氨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转变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1mg氨氮完全氧化大约需要消耗4.6mg溶解氧,大量的溶解氧消耗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水体中过多的氮也会增加光合微生物(主要是藻类)的数量,使富营养化现象出现,导致水体发黑发臭,透明度下降,水质环境恶化,促使水中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我国太湖污染源的调查显示,畜禽养殖废水是造成太湖流域氮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当使用含高浓度氨氮的畜禽废水灌溉农田时,则会导致土壤孔隙堵塞,使土壤透气性,透水性降低,土壤质量恶化,造成植物减产甚至死亡。水中过量的氮元素若不能被有效吸收,极易流失到地表水中或通过透气性土壤淋溶到地下水中,造成水体污染。
中国发明专利CN110452836A提供了一株降解氨氮的微生物菌株,所述菌株为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Z-XWW G,所述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cibarius)Z-XWW G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15,以及漳州芽孢杆菌(Bacillus zhangzhouensis)Z-XWW 77,所述漳州芽孢杆菌(Bacilluszhangzhouensis)Z-XWW 7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16,对比文件还提供了上述菌株以及包含上述菌株的复合微生物在降解氨氮中的应用,但是对比文件中的复合微生物菌群处理废水中氨氮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及其产品与应用,具体方法是从猪场废水中筛选出一株专一性强、耗时短、去除效率高的能够降解废水中氨氮的降解菌,为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提供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密歇根克雷伯氏菌,所述密歇根克雷伯氏菌的名称为Klebsiella michiganensis WF-2,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38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密歇根克雷伯氏菌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密歇根克雷伯氏菌从含有活性污泥的猪场废水中富集,分离和纯化得到,所述富集和分离过程中的培养温度为28-30℃,所述培养时间为20-24h。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富集,分离和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础培养基为包含氯化铵的LB培养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富集,分离和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的筛选培养基为包含乙酸钠、七水硫酸镁、磷酸氢二钾、氯化钠、硫酸锰、硫酸亚铁以及氨氮溶液的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7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