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式多自由度海上风电多桩基础翻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9698.8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5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金峰;吴明哲;李艮田;徐海军;张钰涵;王文华;胡志春;郭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E02D15/08;E02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自由度 海上 风电多 桩基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式多自由度海上风电多桩基础翻桩装置,属于海上装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本体,本体通过关节轴承铰接在底座上,本体上设置盖板,盖板为半圆形,盖板的一端铰接在本体上,另一端通过盖板锁紧液压油缸锁紧在本体上,本体的内径为半圆形,本体内径与盖板内径组成一个圆形管桩容置空间,盖板锁紧液压油缸通过管路与液压动力单元连接,为其提供液压动力。本翻桩装置实现了翻桩器的左右10°的任意摆动,能有效控制钢管桩头部因吊机配合不及时导致的左右摆动问题;实现了液压系统自动抱紧,有效控制钢管桩翻桩过程中头部的滑动问题,并确保了极端情况下内张器的作业负荷不会超过最大设计负荷,确保内张器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式多自由度海上风电多桩基础翻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导管架作为适应性最广的基础形式之一,中国市场每年有超过数千根钢管桩需要在海上进行扶正,插桩,沉桩操作。随着中国碳排放战略的全面开展,这个数据每年将会继续迅速增加。
海上翻桩作为风险性和难度相对较大的关键施工步骤之一。需要有合适的翻桩和吊桩工具予以配合。目前国内常规的翻桩器基本都是无盖板,桩与翻桩器之间并不是可靠连接。且多半需要钢丝绳绑扎,或者底部安装翻桩钳等方式。翻桩工具较为简单粗暴,需要大量人工参与,施工效率低,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桩装置,该装置无需人工干预,翻桩过程桩与翻桩器连接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持式多自由度海上风电多桩基础翻桩装置,包括底座和本体,所述本体通过关节轴承铰接在底座上,本体上设置盖板,盖板为半圆形,盖板的一端铰接在本体上,另一端通过盖板锁紧液压油缸锁紧在本体上,本体的内径为半圆形,本体内径与盖板内径组成一个圆形管桩容置空间,盖板锁紧液压油缸通过管路与液压动力单元连接,为其提供液压动力。
优选的,所述本体与盖板的铰接处设置盖板开关液压油缸,盖板开关液压油缸可以控制盖板的开合,盖板开关液压油缸通过管路与液压动力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关节轴承的两端部设置摆动套筒。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一侧边设置摆动辅助液压油缸,所述摆动辅助液压油缸的一端与本体侧边铰接,另一端与盖板锁紧液压油缸底部连接,摆动辅助液压油缸通过管路与液压动力单元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定滑轮和钢丝绳,钢丝绳穿过定滑轮,钢丝绳端部与本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本体内侧表面设置变径调节块,变径调节块均布在本体内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盖板内侧表面设置变径调节块,变径调节块均布在本体内侧表面。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夹持式多自由度海上风电多桩基础翻桩装置,实现了翻桩器的左右10°的任意摆动,能有效控制钢管桩头部因吊机配合不及时导致的左右摆动问题;实现了液压系统自动抱紧,有效控制钢管桩翻桩过程中头部的滑动问题,并确保了极端情况下内张器的作业负荷不会超过最大设计负荷,确保内张器的安全;钢管桩重心可靠近翻桩器旋转轴,将近一半的长度可伸出舷外,实现有效借助水深,按100米长钢管桩计算,最大可借助约48米水深,大幅降低吊高要求,提高浮吊船的翻桩能力;通过3套液压系统,实现对整个翻桩过程的自动控制,既能有效防止溜桩,又在内张器的安全负荷范围内。可通过调节12组滑块的大小,满足直径1.6米至4米不同钢管桩的翻桩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做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翻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翻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中关节轴承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未经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9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