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YP450基因在调控大豆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6380.4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庞永珍;夏亚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15/82;A01H5/00;A01H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60 | 代理人: | 任宗华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yp450 基因 调控 大豆 异黄酮 合成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YP450基因在调控大豆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该基因选自以下基因中的至少一种: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基因。所述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基因为内质网定位。所述CYP450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包含K‑螺旋保守序列(KETLR)、LR列保守序列组成的E‑R‑R三联体(E‑R‑R triade)结构域和血红素结合结构域。本发明首次提出了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基因在调控大豆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揭示了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酶催化的分子机理。这些结果丰富了CYP450酶催化机制的多样性,以及反映了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YP450基因的应用,具体涉及CYP450基因在调控大豆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是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一年生的双子叶草本植物。大豆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脂类物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等。大豆具有促进肠道健康、降血糖、降血脂、预防癌症和健脑益智等营养价值,常被人们加工成不同类型的豆制品以供食用。此外,大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较多,主要包含异黄酮、皂苷、甾醇、磷脂等。异黄酮具有多种药理学特性,如抗氧化,消炎,抗病毒,抗癌,预防更年期、骨质疏松、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等疾病。异黄酮还是一种低分子量的抗菌化合物,对病原菌有着广谱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植物与微生物分子的互作中起重要作用。
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成分为大豆苷元(Daidzein),染料木素(Genistein),黄豆黄素(Glycitein)以及三种苷元对应的葡萄糖苷、丙二酰基糖苷和乙酰基糖苷。但是,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还不够完善,其中大豆异黄酮末端的生物生成途径中的酶属于CYP450酶,但其编码的基因还不清楚,以及是否还有其他的CYP450基因参与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需要进一步挖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基因在调控大豆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揭示了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酶催化的分子机理。这些结果丰富了CYP450酶催化机制的多样性,以及反应了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CYP450基因在调控大豆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该基因选自以下基因中的至少一种: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基因。
具体的,所述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基因为内质网定位。
具体的,所述CYP450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包含K-螺旋保守序列(KETLR)、LR列保守序列组成的E-R-R三联体(E-R-R triade)结构域和血红素结合结构域。
具体的,所述CYP93A1和CYP93A2基因编码的蛋白对3,9-二羟紫檀碱具有催化活性,能催化3,9-二羟紫檀碱生成大豆苷元。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CYP93A2基因编码的蛋白对甘草素具有催化活性,能催化甘草素生成大豆苷元。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CYP82D26基因编码的蛋白对柚皮素具有催化活性,能催化柚皮素生成大豆苷元。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CYP450基因在调控大豆苷元合成中的应用,该基因选自以下基因中的至少一种: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基因。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CYP450基因在培育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该基因选自以下基因中的至少一种:CYP93A1、CYP93A2和CYP82D26基因。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转基因植物产生大豆异黄酮。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转基因植物选自大豆或其相近物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6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过压保护电路的LED驱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复合抗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