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炉底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8496.3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1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尚游;宁伟;刘俊宝;李少帅;刘文凭;李洋洋;高志滨;王强;刘忠建;杨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6 | 分类号: | C21C5/36;C21C5/44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71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炉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出钢完毕,将转炉向前摇炉到倾角为90°,测量红渣中全铁含量及炉底高度,倒出部分红渣;S2.将转炉摇至零位,根据步骤S1测得的炉底高度选择炉渣浓度调节剂,根据全铁含量将炉渣浓度调节剂加入炉内,并进行铺展;S3.吹氮气溅渣,使炉渣在炉底冷却凝结;S4.溅渣完毕,按正常生产要求加入废钢,兑铁水吹炼,直至吹炼结束;S5.重复步骤S1,若炉底高度不符合预期值则进行步骤S2‑步骤S4对炉底高度进行调整,直至炉底高度符合预期值。本发明通过对炉渣粘度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炉底高度保持在预期值范围内,有利于节约成本,保证钢水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炉底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炉底高度是新炉衬砌筑完底部炉衬转与炉口水箱之间的距离,是转炉较为重要的指标,合适的炉底高度对于保持转炉炉型及冶炼过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炉底过低,炉底位置的炉衬较薄,钢水极易穿透炉底造成漏炉;炉底过高,炉内钢水反应位置整体上移,转炉炉容比下降,极易造成喷溅的发生,影响钢铁料消耗等指标,同时,钢水反应位置整体上移会导致高温钢水和熔渣对耳轴炉帽位置冲刷侵蚀作用增强,造成炉衬整体寿命的缩短,增加炼钢成本。
目前国内钢厂转炉炼钢大多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复合吹炼法利用底吹气流来克服顶吹氧流对熔池搅拌能力不足的弱点,可使炉内反应接近平衡,减少铁损失,同时又保留了顶吹法容易控制造渣过程的优点,因此具有比顶吹和底吹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当转炉终点持续出现钢水温度较高、碳低氧化性强、炉渣碱度低时,对炉底溅渣层侵蚀加剧炉底容易降低,反之炉底易升高。如果炉底过高,底吹气体更难穿透炉底,对钢水的搅拌作用减弱,钢水的氧化性增强,钢水夹杂物相应增加,铸坯质量下降;如果炉底过低,炉衬砖降低转炉炉龄,极易造成漏炉等恶性事故,危害生产稳定和设备安全。保持合理的炉底高度可以进一步的加强熔池搅拌,促使冶炼过程控制稳定,降低炉渣全铁,提升钢水质量。
现有对转炉炉底的维护工艺中,大多只能使用调渣剂对对炉底受侵蚀部分进行填补,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7460271 A(申请号201710552189.9)公开了一种维护转炉炉底的方法,在生产间隙,转炉出钢后倒出30%~50%炉渣,打开氧枪氮封,根据转炉终点氧及炉渣的渣量确定生白云石的加入量并背炉,背炉完成后将转炉静止烧结,随后利用高压氮气对转炉吹溅,以形成熔渣层提高转炉炉底高度。但该方法中,只能提高炉底高度,面对炉底高度需要降低的情况,无法进行有效解决。同时该方法中倒出的炉渣量和加入的生白云石的量都是根据冶炼模式进行控制,不能很好的与炉渣状态进行匹配,因此导致对炉底高度的调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根据终点时炉渣状态确定炉渣倒出量及调渣剂的加入量,是对炉底高度调整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炉炉底控制方法,针对终点状态和炉底高度添加不同类型和质量的炉渣浓度调节剂,以及时调整转炉炉底高度,促使冶炼过程控制稳定,提升钢水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转炉炉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出钢完毕,将转炉向前摇炉到倾角为90°,测定终点红渣中全铁含量(即FeO含量)并测量炉底高度,向前摇炉,根据红渣中全铁含量倒出红渣;
S2.将转炉摇至零位,根据步骤S1测得的炉底高度判断所需加入炉渣浓度调节剂的类型,并根据全铁含量将相应质量的炉渣浓度调节剂加入炉内,并进行铺展;
S3.吹氮气溅渣,使炉渣在炉底冷却凝结,并按照溅渣情况逐步降低枪位,直至溅渣结束;
S4.溅渣完毕,按正常生产要求加入废钢,兑铁水吹炼,直至吹炼结束;
S5.重复步骤S1,若炉底高度不符合预期值则进行步骤S2-步骤S4对炉底高度进行调整,直至炉底高度符合预期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8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