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多分幅阴影和纹影成像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8235.1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袁鹏;李欣焱;郑坚;黄浩彬;高凡;吴立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多分幅 阴影 成像 | ||
1.一种紧凑型多分幅阴影和纹影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光源及目标靶系统(100)、像传递系统(200)、多分幅模块系统(300)和成像记录系统(400);
脉冲光源及目标靶系统(100),由纳秒长脉冲激光器(1)产生的一束脉冲光经过由目标靶(2)产生的等离子体后,成为携带等离子体信息的信号光,经过第一透镜(3)后入射到像传递系统(200);
像传递系统(200),用于接收信号光,并对等离子体的像进行像传递,导入到多分幅模块系统(300)中;
多分幅模块系统(300),用于接收信号光并在此处完成对信号光的延时;信号光在多分幅模块系统(300)中不断地进行透射与反射,形成多束具有不同延时的信号光,入射到成像记录系统(400)中;
成像记录系统(400)用于接收经过多分幅模块系统(300)后的多束具有不同延时的信号光,同时将多束具有不同延时的信号光成像到门控相机(10)的记录面上,在门控相机(10)的记录面上出现多个具有不同延时的等离子体的像,门控相机(10)对不同延时的等离子体的像进行门控记录,实现多分幅成像记录;
所述脉冲光源及目标靶系统(100)由纳秒长脉冲激光器(1)与目标靶(2)组成,同时,另有一束脉冲激光聚焦到目标靶(2)上,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纳秒长脉冲激光器(1)与目标靶(2)光路连接;由纳秒长脉冲激光器(1)产生的一束脉冲光经过由目标靶(2)产生的等离子体后,成为携带等离子体信息的信号光,经过第一透镜(3)后入射到像传递系统(200)中;
所述像传递系统(200)由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二维狭缝(5),第三透镜(6),纹影挡片(7)组成;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二维狭缝(5),第三透镜(6),纹影挡片(7)依次光路连接;信号光依次经过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二维狭缝(5),第三透镜(6),纹影挡片(7)后,经过第一分束片(11)入射到多分幅模块系统(300)中,第一透镜(3)与第二透镜(4)用于将等离子体的像成像到二维狭缝(5)处;二维狭缝(5)用于限制诊断视场,防止在门控相机(10)的记录面上,不同延时的等离子体像之间产生串扰;纹影挡片(7)用于在傅里叶面上进行遮挡,形成纹影图像,在阴影诊断时,则不需要纹影挡片(7);
所述多分幅模块系统(300)由第一分束片(11)、第二分束片(12)、第三分束片(13)和第四分束片(14)组成,其中第一分束片(11)与第二分束片(12)组成第一组多分幅模块,第三分束片(13)与第四分束片(14)组成第二组多分幅模块;第一分束片(11),第二分束片(12),第三分束片(13),第四分束片(14)依次光路连接;信号光依次经过第一分束片(11),第二分束片(12),第三分束片(13),第四分束片(14);信号光在第一分束片(11),第二分束片(12),第三分束片(13),第四分束片(14)中不断地进行透射与反射,形成多束具有不同延时的信号光,一起经过第四透镜(8)入射到成像记录系统(400)中;
所述成像记录系统(400)由第四透镜(8),衰减片(9)与门控相机(10)组成;第四透镜(8与衰减片(9)、门控相机(10)依次光路连接;由多分幅模块系统(300)产生的多束具有不同延时的信号光,依次经过第四透镜(8),衰减片(9)后入射到门控相机(10)的记录面上;第四透镜(8)用于将不同延时的信号光成像到门控相机(10)的记录面上,在门控相机(10)的记录面上会出现多个具有不同延时的等离子体的像,由于门控相机(10)不能承受很大的光强,衰减片(9)用于对光强进行衰减,门控相机(10)对多束具有不同延时的等离子体的像进行门控记录,实现多分幅成像记录;
所述脉冲光源及目标靶系统(100)的目标靶(2)与像传递系统(200)的第一透镜(3)光路连接;
所述像传递系统(200)的纹影挡片(7)与多分幅模块系统(300)的第一分束片(11)光路连接;
所述多分幅模块系统(300)的第四分束片(14)与成像记录系统(400)的第四透镜(8)光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82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