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包装袋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5539.2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0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伟杰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23/06;C08L23/08;C08L67/02;C08L3/02;C08L33/04;C08L29/04;C08L91/00;C08K3/26;C08K5/09;C08K5/46;C08K5/34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装袋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塑料包装袋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改性聚乳酸30~40份、聚乙烯树脂20~30份、PBT树脂10~20份、复配助降解剂2.5~4.5份、复合抗菌剂1.2~2.8份;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塑料包装袋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液态母料混合物、制备复配助降解剂、制备复合抗菌剂、制备胶体混合料、过滤、干燥研磨、吹塑的步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包装袋制备方法,通过以改性聚乳酸、聚乙烯树脂和PBT树脂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复配助降解剂,可以提高塑料包装袋的生物可降解性,通过添加复合抗菌剂,可以提高塑料包装袋的抗菌能力,使得塑料包装袋不易携带细菌和传播疾病,使用更加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包装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包装袋是一种以硝化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各种用品的包装袋,塑料包装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
对于现有的塑料包装袋,其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较低,塑料包装袋在土壤、海洋环境中很难实现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巨大危害;并且现有的塑料包装袋还很容易携带细菌、传播疾病,抗菌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塑料包装袋制备方法,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现有的塑料包装袋,其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较低,塑料包装袋在土壤、海洋环境中很难实现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塑料包装袋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比计):改性聚乳酸30~40份、聚乙烯树脂20~30份、PBT树脂10~20份、复配助降解剂2.5~4.5份、复合抗菌剂1.2~2.8份、润滑分散剂1.4~2.2份、塑化剂3.7~5.5份、偶联剂2.2~3.6份、抗氧剂0.8~1.5份。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聚乳酸的改性处理步骤如下:将淀粉与聚丙烯酸酯的混合液作为改性液,将改性液在pH为5.5~6.5的酸性条件下,加热至70~90℃, 再将聚乳酸加热处理后的改性液,在负压真空状态下,加热混合,即可制得改性聚乳酸。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树脂选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或者两者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复配助降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活性碳酸钙0.5~1份、聚己内酯0.5~1份、聚乙烯醇0.5~1份、硬脂酸0.5~1份、环氧大豆油0.5~1份。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抗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吡啶盐0.2~0.5份、氯酚0.2~0.5份、四价铵盐0.2~0.5份、羟乙基纤维素0.2~0.5份、异噻唑啉酮杀菌剂0.2~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剂0.2~0.5份。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分散剂为氧化聚乙烯蜡、聚丙烯蜡、脂肪酸、脂肪酸盐、脂肪酰胺和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 )亚磷酸苯酯;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塑化剂为正钛酸四异丙酯、三醋酸甘油酯、癸二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一种塑料包装袋制备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塑料包装袋配方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改性聚乳酸、聚乙烯树脂、PBT树脂放入加热搅器中进行混合,加热混合物至200~ 250℃,形成液态母料混合物,备用;
步骤2;所述活性碳酸钙、聚己内酯、聚乙烯醇、聚己二醇、硬脂酸、环氧大豆油放入加热搅器中进行混合,加热混合物至85~95℃,制得复配助降解剂,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伟杰,未经于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5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