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没式静电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2022.8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罗立辉;黄倩;黄晓东;杨阳;王定涛;朱辉;古克亚;李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华能应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没 静电 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没式静电水处理装置,上箱体内部通过若干密封隔板分隔为自上到下依次分布的若干空腔,各离子棒的下端位于下箱体内,各离子棒的上端穿过下箱体后插入于最底层的空腔内,其他空腔的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通过调节进入到上箱体内的水量以控制设备在水池中的高度;离子棒的上端与转接头相连接,转接头内设置有电缆,其中,电缆的一端与离子棒相连接,电缆的另一端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相连接;下箱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进水口,下箱体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水口,且下箱体的四个棱柱上包裹有侧棱橡胶圈,且出水口位于所述四个棱柱围成的侧面上,该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安装时不需要停运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静电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浸没式静电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如何高效环保的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化学药剂法虽能解决现有问题,但同时会带入新的杂质污染水体,增加运行成本,与现行环保高效的理念相悖,因此,绿色清洁的电化学水处理方法得以被广泛的关注,其中的高压静电极化水处理法,不仅兼具防垢、除垢和缓蚀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分离净化以及杀菌,作为一种无毒无污染、高效、环保、节能的阻垢技术,是循环冷却水阻垢处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虽有多种类极化水处理器问世,但均有各自的局限性,以管道式极化处理器为例,其处理装置基本安装在循环泵组和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费时费力,且须在循环水系统停运的状态下进行,施工难度大,周期长,综合成本大,并且每一次极化水处理设备检修,必须把循环水系统停运才能进行,耽误正常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浸没式静电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安装时不需要对循环水系统进行停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浸没式静电水处理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高压静电发生器及转接头;
上箱体设置于下箱体上,且上箱体内部通过若干密封隔板分隔为自上到下依次分布的若干空腔,各离子棒的下端位于下箱体内,各离子棒的上端穿过下箱体后插入于最底层的空腔内,其他空腔的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离子棒的上端与转接头相连接,转接头内设置有电缆,其中,电缆的一端与离子棒相连接,电缆的另一端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相连接;
下箱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进水口,下箱体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水口,且下箱体的四个棱柱上包裹有侧棱橡胶圈,且出水口位于所述四个棱柱围成的侧面上。
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离子棒的上端与转接头通过密封垫片相连接。
离子棒与下箱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各离子棒呈阵列式排布。
离子棒的外壁上包裹有PTFE材料层。
各离子棒竖直设置于下箱体内。
下箱体为金属箱体,上箱体为硬质塑料箱体。
离子棒与最底层空腔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横隔板。
调节进入到上箱体内隔板空间的水量以控制设备在水池的高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浸没式静电水处理装置在具体操作时,根据水池的出水管道高度,向除最底部空腔以外的空腔内注水,然后将上箱体及下箱体一起放入水池中,由于出水水泵组工作,水池中的水向出水口汇集,因此,通过流体作用,产生向冷凝器方向的抽吸力,装置会随着水流向出水管道靠近,直到侧棱橡胶圈与水池的池壁相接触,水池的出水口被包围在侧棱橡胶圈密封的区域内,施工难度较低,缩短检修周期,降低运行成本,不耽误正常的生产,克服常见极化器水池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华能应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华能应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2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