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0839.1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3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含山县永帮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F27D5/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张争艳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厂 废焦粉球 强化 燃烧 装置 | ||
1.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包括立式炉体(1),换热列管(2),加热锅套(3)和旋转炭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列管(2)架设在立式炉体(1)的上半部位,所述加热锅套(3)架设在立式炉体(1)的下半部位,所述加热锅套(3)的上表面设弧形槽,所述旋转炭架(4)位于加热锅套(3)的弧形槽内;
所述旋转炭架(4)由旋转板(6)及垂直连接在旋转板(6)两边的弧形板组成,所述旋转板(6)将旋转炭架(4)均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旋转板(6)的上方和下方对称设有隔离筛网(7),所述隔离筛网(7)架设在旋转炭架(4)的弧形板上,所述旋转板(6)的中部镶嵌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通过轴承架设在立式炉体(1)的炉壁上,所述旋转轴(8)的一端伸出立式炉体(1)炉壁外并连接有摇杆(9),所述旋转炭架(4)的侧面为鼓形,所述旋转炭架(4)的两个侧面均设有中心对称的进料口(10)和通气孔(11);
所述立式炉体(1)的炉壁上设有进料仓(12),进烟气管(13),出烟气管(14),进空气管(24)和出料管(25),所述进料口(10)和通气孔(11)的开口处均包接有紧密的圆毛刷,所述旋转炭架(4)上半部分的进料口(10)通过圆毛刷与进料仓(12)的出料端管口相对接,所述旋转炭架(4)下半部分的通气孔(11)分别与进烟气管(13)和出烟气管(14)的管口相对接,所述旋转炭架(4)侧面与立式炉体(1)炉壁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mm;所述进空气管(24)连接在空气压缩机(26)的出风端,所述出料管(25)的管口也与旋转炭架(4)上半部分的进料口(10)相对接;
所述立式炉体(1)炉壁的顶部设有风扇口(15),所述风扇口(15)远离立式炉体(1)的一侧与进烟气管(13)密封连接,所述出烟气管(14)远离立式炉体(1)的一端连接有尾气处理室(16);
所述尾气处理室(16)由喷淋室(17),吸附室(18)和电机室(19)组成,所述出烟气管(14)连接在喷淋室(17)的顶部,所述喷淋室(17)与吸附室(18)之间通过滤网(20)隔离,所述吸附室(18)的另一侧壁为密封板,所述吸附室(18)通过管道与电机室(19)中的抽风机(21)相连通,所述抽风机(21)的出风端通过尾气排放管(22)与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套(3)弧形槽的开口处镶嵌有点火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室(17)的顶部设有喷雾头(23),所述喷淋室(17)内喷淋液的组分具体为NaOH水溶液、KOH水溶液中的任一种,其溶质重量比范围为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头(23)具体为高压雾化喷头,所述喷雾头(23)连接高压泵,所述高压泵的排出气压范围具体为5-5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0)的两侧包接有滤布,所述滤网(20)具体为硬质钢丝网,所述隔离筛网(7)的筛孔范围为50-3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炭架(4)和旋转轴(8)的材质具体为不锈钢、耐高温合金的任一种,所述摇杆(9)包接有隔热杆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12)和出料管(25)均设有密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厂废焦粉球的强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室(18)设有密封仓门,所述吸附室(18)内填充有吸附颗粒,所述吸附颗粒具体为活性炭、分子筛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含山县永帮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含山县永帮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08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