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散热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0708.3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沈思博;郭健;陈乙银;魏震;凌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4 | 分类号: | H04M1/72454;H04W52/02;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雍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8 | 代理人: | 沈汶波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屏东大街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散热 系统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散热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状态识别模块、散热调节模块、散热模块;其中,温度采集模块通过移动终端的ntc节点获取移动终端的温度值,且温度采集模块将温度值发送至散热调节模块;状态识别模块通过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且状态识别模块将状态信息发送至散热调节模块;散热调节模块根据温度值和状态信息调节散热模块的散热模式。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状态以及温度智能调节移动终端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散热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移动终端逐渐在人们中普及,也成为了人们无法替代的设备,而移动终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发烫的现象,而且,随着移动终端的温度的上升,其移动终端的运行速度会逐渐降低,因此会对使用移动终端的人带来不好的体验,且当移动终端的温度升高,移动终端的寿命也会降低,而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移动终端的温度降低,在移动终端中引入了风扇或制冷晶片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但在风扇或制冷晶片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时,风扇和制冷晶片是需要移动终端对其供电才能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因此,移动终端的续航则会变短,具体的,现有的散热只能根据CPU的温度进行调节,而根据CPU进行散热则至少存在以下的问题,当移动终端低电量时,还继续运行散热功能,会导致移动终端快速因为电量的耗尽而关机,影响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另一个就是,当移动终端在进行充电时进行散热时,由于不用担心移动终端电量的消耗,则可以将移动终端的散热功能进行调大,最大限度的降低移动终端的温度,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总是所述,本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状态以及温度进行智能调节移动终端的散热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散热系统、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状态以及温度智能调节移动终端散热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散热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状态识别模块、散热调节模块、散热模块;其中,温度采集模块通过移动终端的ntc节点获取移动终端的温度值,且温度采集模块将温度值发送至散热调节模块;状态识别模块通过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且状态识别模块将状态信息发送至散热调节模块;散热调节模块根据温度值和状态信息调节散热模块的散热模式。
优选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事件处理器、温度查询结构、温度拟合算法器;其中,事件处理器启动时进行初始化,并同时激活温度查询结构;温度查询结构激活后读取移动终端的每一个ntc节点的温度数据,且温度查询结构将温度数据发送至事件处理器中;事件处理器对温度数据进行包装为温度数据包,且事件处理器将温度数据包发送至温度拟合算法器进行拟合为温度值。
优选地,状态识别模块通过智能排序单元对移动终端的状态进行识别,智能排序单元包括slot数组,slot数组动态管理移动终端的每一个状态,并根据slot数组的下标排列移动终端的每一个状态的优先级,散热调节模块根据slot数组排列的优先级调节散热模块的散热模式。
优选地,slot数组的下标越大,所述slot数组管理的该状态的优先级越高。
优选地,动终端的状态包括通话状态、充电状态、低电量状态、省电状态、游戏状态、非游戏状态。
优选地,热模式包括智能模式、空调模式、风扇模式。
优选地,智能模式至少包括五个散热档位,五个散热档位的散热能力不同,且在五个散热档位中至少有一个为空挡,且智能模式的散热档位的散热能力从智能模式的空挡进行递增;空调模式至少包括两个散热档位,且空调模式的两个散热档位中至少包括一个空挡,空调模式至少包括两个散热档位,且风扇模式的两个散热当中至少包括一个空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0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