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术中虚拟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9816.9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0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奚岩;吕天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壹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5/055;A61B6/03;G06T3/00;G06T7/30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钱伟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术中虚拟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属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该方法中,首先,获取术中CT图像与术前MR图像,将术前MR图像与术中CT图像基于硬组织进行配准,得到术前配准图像;将术前配准图像与术中CT图像基于软组织进行配准,得到术中虚拟MR图像;根据术中虚拟MR图像,对手术神经导航规划更新。采用上述术中虚拟磁共振成像方法,相比只使用术前MR图像进行手术规划的方法,术中引入CT图像并进行MR到CT图像的配准,显著提升发生脑移位后的手术精度,具有易用(体现为对手术室环境要求低、设备简单的特点)、易得(体现为系统价格便宜、基层医院可以负担的特点)和快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术中虚拟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脑肿瘤是我国发病与死亡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目前,脑肿瘤治疗手段从手术切除向“精准外科”方向发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减少了脑肿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精准外科”涉及了结合术前影像资料和术中手术位置的神经导航系统,能够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直观地显示手术路径,指导手术实施,目前,神经导航已广泛应用于脑肿瘤等手术中。
目前,神经导航系统的精确性依然受术前及术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术前影像存在的系统误差,往往需要对机器的规范操作和校准来避免,提高了设备操作难度;其中,存在的最大影响是术中脑肿瘤的结构性影像漂移问题,随着颅骨打开脑脊液流失、手术牵拉及颅内压变化、麻醉及脱水剂的使用等而发生的肿瘤在术中位置的改变。
由于存在“脑漂移”影响,在神经导航认为达到全切除者中,术后复查仍有30%-60%发现残余肿瘤;而在导航认为还有残瘤而进一步切除时,则可能误伤正常脑组织,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开颅后脑漂移无法避免,是影响神经导航系统精确性的最大弊端,由此,纠正脑肿瘤实现精准定位病灶已经成为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切除手术成功与否的首要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术中虚拟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神经导航下脑漂移带来的手术不精准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术中虚拟磁共振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术中CT图像与术前MR图像;
将术前MR图像与所述术中CT图像基于硬组织进行配准,得到术前配准图像;
将所述术前配准图像与所述术中CT图像基于软组织进行配准,得到术中虚拟MR图像;
根据所述术中虚拟MR图像,对手术神经导航规划更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术中虚拟磁共振成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术中CT图像与术前MR图像;
第一配准模块,用于将术前MR图像与所述术中CT图像基于硬组织进行配准,得到术前配准图像;
第二配准模块,用于将所述术前配准图像与所述术中CT图像基于软组织进行配准,得到术中虚拟MR图像;
导航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术中虚拟MR图像,对手术神经导航规划更新。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的术中虚拟磁共振成像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壹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壹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9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跑马灯特效的制作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翻转的打磨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