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8262.0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1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任俊鹏;王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D17/12 | 分类号: | B22D17/12;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挤压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其包括,铸造台,包括底座和铸造架,底座内设置有金属液池和冷却液池;模具组件,设置于底座顶部,包括底模、侧模和顶模,所述金属液池通过金属液管连通底模顶部,底模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液腔,第一冷却液腔通过冷却液管连通至冷却液池内,所述侧模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液腔,第二冷却液腔与第一冷却液腔连通;气动组件,包括气泵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连通至金属液池和冷却液池内。本发明通过低压铸造方式铸造金属液体,底模、侧模和顶模三者合围成一个密闭挤压铸造腔,铸造出的金属液体具有更好的致密性,模具设置有冷却液腔,加快高温金属液冷却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挤压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挤压铸造又称液态模锻,它是一种将一定量的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型腔,然后施加较高的机械压力,使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在压力下低速充型、凝固和成形的技术。与其他铸造成形方法相比,挤压铸造技术具有选材范围宽、金属液利用率高(直接挤压铸造可达95%~98%)、铸件组织均匀致密、力学性能优良、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高等优点。
作为铸造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模具不仅是成型设备,而且也是一台热交换器,模具与金属液体之间热交换关系非常密切,模具温度场的分布和稳定与否,对铸件质量、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铸造生产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在传统加工工艺中,铸件成型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综合影响,很容易产生气孔、缩孔等一些铸造缺陷。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其包括,铸造台,包括底座和铸造架,所述铸造架设置于底座顶部,底座内设置有金属液池和冷却液池;模具组件,设置于底座顶部,包括底模、侧模和顶模,所述金属液池通过金属液管连通底模顶部,底模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液腔,第一冷却液腔通过冷却液管连通至冷却液池内,所述侧模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液腔,第二冷却液腔与第一冷却液腔连通;气动组件,包括气泵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连通至金属液池和冷却液池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铸造架顶部设置有第一气动管,第一气动管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活塞杆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卡塞,第一密封卡塞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输气管连通至第一气动管。
作为本发明所述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活塞杆顶部通过连接杆与顶模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铸造架底部设置有第二气动管,第二气动管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一端与侧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卡塞,第二密封卡塞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输气管连通至第二气动管。
作为本发明所述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动组件还包括压力件,压力件设置于通往底座液池输气管和通往气动管输气管的连接处。
作为本发明所述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力件包括限位板和定位板,限位板中心位置设置有输气孔,定位板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压力球,所述压力球与限位板抵接,密封输气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板和压力球设置有两组,其中一对限位板和压力球位于通往底座液池输气管内,另一对限位板和压力球位于通往气动管输气管内,所述定位板位于通往底座液池输气管内,两组压力球通过辅助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金属材料挤压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力球外侧设置有环向密封块,环向密封块顶部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学院,未经贵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8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