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77975.5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续龙;刘西峰;芮义斌;吕国明;蔡军;王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1/242;C21B3/06;C21B11/00;C04B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 地址: | 043800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赤泥 熔融 钢渣 协同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属于固废利用技术领域,以处理高铁赤泥、钢渣并回收铁水为主要目的,本发明依托钢铁厂处理赤泥,引入有色冶炼系统的富氧熔池熔炼技术,通过采用“高铁赤泥干燥脱水+高铁赤泥还原挥发焙烧+富氧熔池熔炼”的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钢铁厂的煤气、蒸汽等能源介质优势,同时也可以协同处理钢厂的钢渣,协同处理赤泥和熔融钢渣,产出铁水和无害渣,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废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我国每年产生赤泥1亿吨以上,历史堆存量在10亿吨以上,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高铁赤泥是一种潜在的铁源,相比铁精矿,高铁赤泥的品位低,且含有钠元素,无法以原料的方式直接进入炼铁工序。目前大多通过磁选提铁或者还原焙烧+磁选提铁的预处理方式进行利用,其中磁选提铁工艺存在回收率低、产品铁品位低、尾渣依然需要填埋处理等问题,还原焙烧+磁选提铁工艺存在成本高、磁选尾渣难以利用等问题。
近年来,熔池熔炼,尤其是侧吹富氧熔池熔炼技术在有色冶炼、固废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工艺应用于赤泥处理,可充分发挥该工艺反应效率高、烟气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效果好等优势,同时也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若将赤泥直接用于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因其含钠高,还原熔炼过程中钠大多数挥发至烟气中,粘接在余热锅炉或者收尘器上,影响正常生产;
2)、相比铜、镍等有色金属的还原,铁的还原对气氛要求更高,冶炼温度更高,因此在工艺参数上需要有很大的调整;
3)、高铁赤泥铁高、铝高,造渣需要选择富含硅、钙的辅料,使用天然辅料成本高、能耗高,寻求一种低廉的辅料非常有必要。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占钢产量的12-15%之间。钢渣碱度高,含铁高,常规处理工艺是“热焖/热泼+磁选”,铁类物料返回钢铁系统,但钢渣尾渣因游离氧化钙过高,影响了其正常使用,目前利用率不到三分之一。
专利“CN112981028A”公开了一种通过侧吹熔炼从赤泥中提取铁元素的方法。赤泥中含有大量的碱,直接采用侧吹还原熔炼将大量被还原挥发进入烟气中,粘接在余热锅炉、收尘器上,影响正常生产;另外,该专利照搬了有色冶炼侧吹熔炼工艺,未考虑铁还原的特点,生产时难以达到预期还原效果。
专利“CN101456573A”公开了一种拜耳法赤泥熔融还原的方法,通过在赤泥中配入硅石、还原剂和助溶剂,利用1600-1900℃的高温还原熔炼,获得硅铁和刚玉熔体。该专利利用赤泥生产硅铁,需要配入硅石和助熔剂,生产成本高;静态还原效率低,回收率低;赤泥中含有的碱金属(Na的复合氧化物),在还原过程中挥发,影响熔炉和烟气净化系统的正常作业。
专利“CN103866128B”公布一种碳热法还原赤泥生产铝铁合金的方法。该方法需要湿法脱碱、酸浸的预处理工序获得氧化铝作为原料,浸出渣依然是难以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由于赤泥中氧化铝含量并不高,浸出渣量与赤泥量相当);碳热还原过程中需要加入铁矿石,增加了处理成本。
专利“CN104988321A”公开了一种“还原焙烧+熔分”的工艺处理赤泥得到氧化纳、铁水和水碎渣的方法,该专利可实现对赤泥的综合利用。该专利需要3个工序(焙烧、熔分和调质)实现对赤泥的利用,流程长;焙烧还原脱碱仅配碳,脱碱效果差;熔分为静态过程,效率低;造渣剂为石灰石,采用天然原料成本高。以上不足导致其处理成本高,限制其推广应用。
专利“CN110484734A”公开了一种高铁赤泥“强磁预选+深度还原熔炼”的方法,通过磁选获得铁精矿,然后精矿、煤和石灰在回转窑内还原焙烧,焙砂在还原炉内还原得到铁水和高铝渣,通过浸出回收铝。该工艺本质上属于还原焙烧+熔分的路线,提铁效率低,成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7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病人手术前后转移及翻身的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充电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