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77975.5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续龙;刘西峰;芮义斌;吕国明;蔡军;王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1/242;C21B3/06;C21B11/00;C04B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 地址: | 043800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赤泥 熔融 钢渣 协同 利用 方法 | ||
1.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高铁赤泥干燥脱水:
高铁赤泥中铁元素含量≥25wt%,TiO2的含量≤10wt%,高铁赤泥干燥至含水量为8~10%;
S2、高铁赤泥还原焙烧:
S2-1、将步骤S1干燥脱水后的高铁赤泥与还原剂、含铁尘泥、返尘和粘结剂混合造粒,并且当高铁赤泥中Na2O的含量>3%时还需在混合物料中配入石灰石,其中:
还原剂为焦粒、块煤或者兰碳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原剂中固定碳与(Fe+Na)的摩尔比为0.6~0.8,还原剂的粒径为1-5mm;
石灰石中的Ca和赤泥中的游离Ca之和与Na的摩尔比为1~2;
S2-2、步骤S2-1制得的粒状混合物料连续加入回转式焙烧炉或者转底炉中还原焙烧,粒状混合物料与窑内烟气逆流换热,脱除易挥发组份的同时进行还原反应,制得热焙砂;
其中,还原焙烧温度为以下两种情形中的任一种:
1)、当高铁赤泥中Na2O的含量≤3%时,还原焙烧温度为600-800℃;
2)、当高铁赤泥中Na2O的含量>3%时,还原焙烧温度为1000-1200℃;
S3、富氧侧吹熔池熔炼:
S3-1、将步骤S2制得的热焙砂转运至熔炼炉炉前料仓内,缓存时间1-2h;热焙砂转运过程中温度控制在600-800℃,转运全过程密闭,防止热焙砂降温和氧化;
高温熔融钢渣通过渣包和返渣流槽加入熔炼炉内,熔融钢渣与热焙砂的质量比为0.3~0.5;
熔炼炉内二次加入还原剂,二次加入还原剂的添加量为热焙砂总重量的20-40%;
S3-2、采用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炉进行熔炼,熔炼过程鼓入一次风、二次风和三次风:
一次风富氧浓度≥50%,一次风喷入熔池内部用于熔池内CO的燃烧,并且在一次风的搅拌作用下,焙砂发生熔化、还原、造渣反应,熔炼温度为1500℃,因密度不同分离得到铁水、熔渣和一次烟气:铁水经渗碳后通过铁排放口放出后送往炼钢车间,铁水温度1400-1450℃;熔渣经澄清分离后通过渣排放口排出,排放温度≤1550℃,采用CaO-SiO2-MgO-Al2O3-TiO2五元渣系,通过配料控制渣CaO/SiO2=1.0-1.3,SiO2/Al2O3=1.5-2.0,熔点≤1500℃,1500℃时粘度≤1Pa•s,然后熔渣进行水碎,水碎渣作为建材原料;
二次风从炉膛空间鼓入,一次烟气从熔池中排出后与二次风相遇发生燃烧反应,二次风富氧浓度≤35%,控制二次燃烧的温度为1550-1650℃;
三次风从余热锅炉的膜式壁侧墙鼓入,二次燃烧后的烟气与三次风进行充分燃烧并通过锅炉换热至300℃以下,降温后的烟气经收尘、脱硫后排放;
S4、焙砂收尘和熔炼收尘得到的低钠尘返回步骤S2-1中用于配料,高钠尘送往铝冶炼厂作为钠源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高铁赤泥通过汽车、袋装或者管道输送至钢厂,或者当氧化铝厂位于钢厂附近时,将脱水前的赤泥浆液用管道泵送至干燥车间,在干燥车间压滤得到高铁赤泥,滤液重新返回氧化铝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高铁赤泥干燥采用蒸汽干燥或者回转窑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2中,还原焙烧的燃料为钢厂煤气,煤气热值不够时采用富氧助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赤泥和熔融钢渣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2中,还原焙烧烟气经重力收尘、布袋收尘或者电收尘后送入脱硫系统,其中重力尘返回步骤S2-1作为造粒的原料,布袋尘或者电尘因为钠含量高,返回至铝厂作为钠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79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病人手术前后转移及翻身的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充电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