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网垫的路面坑槽修补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7024.8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成志;侯景煜;丁鲁强;孟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路面 修补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网垫的路面坑槽修补的施工方法,在确定坑槽修补的尺寸和深度、开挖成型后,在坑槽的侧壁及底面的涂刷粘结层;再在坑槽的底面和侧壁采用三种三维网垫摊铺成型,最后压实。本发明根据实际坑槽破损尺寸和深度,设计了三种三维网垫形式,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深度坑槽病害环境,使其在不同深度坑槽的底面和侧壁铺设时均能良好地与坑槽壁贴合,并且不影响修补料的填充和压实,可以更好的提高新旧混合料之间的基础粘结力,为修补材料提供稳定的约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养护维修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三维网垫的路面坑槽修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高级柔性路面,具有路面平整、行车舒适等特点。但受到交通荷载的增加和路面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路面早期易出现坑槽、裂缝等病害,部分病害甚至会进一步恶化。坑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易多发的常见病害,在路面病害中占比较大,具体指由于水损害等原因造成沥青路表骨料剥落后形成的凹状结构。坑槽出现具有偶然性,若未得到及时维护,在车辆荷载的拓展下,周边路段也会出现大面积坑槽,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甚至会进一步损害路面基层。
目前常用的坑槽修补方法有填料修补和挖补修补两种,且无论修补材料采用热料还是冷料,新旧沥青混合料之间接触面的粘结力是影响修补质量和寿命的关键。为了提高修补块与坑槽壁面的接触粘结力,工程上提出了涂抹粘层油、加热接缝、荒川式斜削侧壁等提高接缝粘结力的方法。但是,受到坑槽深度和施工技术的影响,修补后接缝粘结状态不能维持较长的使用寿命。例如,单一使用粘层油提供的接触粘结力有限,且在涂抹时需特别注意不能在坑槽底部及四周侧壁产生积油,否则会降低粘结力;加热接缝在坑槽深度较深时受到加热设备的限制,在坑槽底部易加热不均匀,进而影响粘结力;斜削侧壁会降低填料底部的压实度。这些方法都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且对接触面粘结力提升有限,修补质量易受荷载、气候等因素影响。实践证明,传统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方法,修补块使用寿命低、新旧沥青混合料接触面粘结力不稳定、在行车荷载和降水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二次病害。
因此,仅单一采用粘层油或热接缝等方法来提高修补块接缝粘结力很难维持较长的使用寿命,由于接触面提供的粘结力不稳定,很容易受到荷载、积水等因素影响。为了提高修补块使用寿命,工程上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路面坑槽修补方法,在坑槽新旧沥青接触面处将修补材料与路面旧料咬合在一起,约束二者在荷载下的相对位移,从而提高接触面粘结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网垫的路面坑槽修补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网垫的路面坑槽修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坑槽修补的尺寸和深度;
(2)开挖成型;
(3)在坑槽的侧壁及底面的涂刷粘结层;
(4)摊铺成型:
方式一、采用三维节点整体式三维网垫进行摊铺成型:
(4.1)铺设三维网垫:在坑槽的底面和所有侧壁均铺设三维节点整体式三维网垫,在粘结层的作用下确保三维网垫紧贴坑槽的底面和侧壁,再使用路面工程用钉使三维节点整体式三维网垫固定于坑槽的底面和侧壁上;
(4.2)填充修补料:向坑槽内部填入修补料,在填料的同时保证均匀摊铺,最后将修补料顶部刮平;
方式二、采用三维节点分离式三维网垫进行摊铺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7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