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尘环境-摩擦磨损动态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6379.5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8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迪凡;李鸿飞;杨万均;罗来正;杨小奎;王晓辉;陈源;罗丹;刘群;陈星昊;杨昊雨;李景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56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5 | 代理人: | 廖明亮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摩擦 磨损 动态 试验装置 | ||
1.一种砂尘环境-摩擦磨损动态试验装置,包括可封闭的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动力系统、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连接摩擦磨损组件,摩擦磨损组件上部连接加载系统,摩擦磨损组件下方设有回砂系统;采用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四个相互独立的闭式空间,加载系统设置在上部空间,摩擦磨损组件设置在中部空间,回砂系统设置在下部空间,吸尘系统设置在侧部空间,吸尘系统与中部空间相通;加载系统包括多根立式布置的滑杆(10),滑杆(10)之间立式布置有丝杠(11),丝杠(11)上端连接伺服电机(13)、下端转动连接上隔板(14),丝杠(11)通过活动座(12)连接加载杆(18),加载杆(18)上部伸入上部空间、下部伸入中部空间,加载杆(18)下端的上夹具(19)与中部空间内的下夹具(33)相配合;伺服电机(13)运行时带动丝杠(11)转动,进而驱动活动座(12)和加载杆(18)同步升降;伺服电机(13)停止时活动座(12)和加载杆(18)保持不动;下夹具(33)连接动力系统,借助于动力系统驱动下夹具(33)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活动座(12)两侧分别通过滑块(15)连接在滑杆(10)上,在活动座(12)上设置有上座体(16)和下座体(17),上座体(16)和下座体(17)上分别设置有同轴布置的孔,加载杆(18)自上往下依次穿过下座体(17)、上隔板(14),加载杆(18)与上隔板(14)的配合方式为活动密封,在下座体(17)上方设有压力传感器(20),压力传感器(20)的压力杆(21)向上穿过上座体(16),压力杆(21)上套设有弹簧(22) ,弹簧(22)下端抵靠压力杆(21)上的限位台、上端抵靠上座体(16),加载杆(18)顶端抵靠压力传感器(20);当加载杆(18)作用在试样上且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时,借助于弹簧(22)将加载力传递给加载杆(18),进而传递给试样;当弹簧(22)复位后,作用在试样上的加载力消除;
所述摩擦磨损组件包括框座(30),框座(30)安装在中隔板(50)上,框座(30)顶板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有滑轨(31),滑轨(31)上配合设置有滑座(32),滑座(32)上固定所述下夹具(33),滑座(32)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沿框座(30)四个侧壁均设置有防尘盖板(34),防尘盖板(34)底端密封连接在框座(30)底板上,防尘盖板(34)顶端密封连接在框座(30)顶板上,采用设置在框座(30)顶板上方的风琴防尘罩(35)将滑轨(31)、滑座(32)罩住,下夹具(33)的夹持部裸露在风琴防尘罩(35)外,由防尘盖板(34)、框座(30)顶板、风琴防尘罩(35)共同围合成密闭空间;所述动力系统运行时,通过连杆组件带动滑座(32)、下夹具(33)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且连杆组件、滑座(32)始终在密闭空间内运行;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活动连杆(40),第一活动连杆(40)连接所述动力系统的输出端,在第一活动连杆(4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销(41),第一连接销(41)连接第二活动连杆(42)的其中一端,第二活动连杆(42)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销(43)上,第二连接销(43)固定在连接块(44)上,连接块(44)固定在所述滑座(32)上,所述动力系统运行时带动第一活动连杆(4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活动连杆(42)摆动;连接块(44)具有条形孔(45),第二连接销(43)纵向插入条形孔(45)中,采用横向穿设在连接块(44)上的螺钉(46)伸入条形孔(45)内并将第二连接销(43)抵紧、固定;当螺钉(46)伸入条形孔(45)内的长度不同时,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滑座(32)、下夹具(33)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的行程也不同;
所述回砂系统包括连接在中隔板(50)底壁的斗形容器(51),中隔板(50)采用孔板,斗形容器(51)的顶口面积不小于中隔板(50)上的通孔面积,斗形容器(51)底部连接底板(52);
所述喷砂系统包括喷砂管(53),喷砂管(53)上设置有喷砂泵,喷砂管(53)其中一个进口位于斗形容器(51)内,喷砂管(53)出口的喷砂嘴组件(54)位于下夹具(33)斜上方;喷砂嘴组件(54)通过夹子(56)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中隔板(14)上,支架包括圆柱形横杆(57)和连接在圆柱形横杆(57)上的立杆(58);夹子(56)由两个夹体和相应的锁紧组件构成,夹子(56)上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孔,喷砂嘴组件(54)的连杆(55)插入第一孔内并借助于穿设在夹子(56)上的螺钉进行固定;在夹子(56)上还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二孔,圆柱形横杆(57)插入第二孔内;当连杆(55)被固定且夹子(56)处于非锁紧状态时,在外力驱动下,夹子(56)绕着圆柱形横杆(57)转动的过程中喷砂嘴组件(54)跟随夹子(56)作适应性转动;当连杆(55)未被固定时,在外力驱动下,连杆(55)能够顺着第一孔移动;其中,喷砂过程中的喷砂速率为40m/s、喷砂管内径为15mm;
所述吸尘系统的吸尘口位于中部空间的中上区域;所述防尘盖板(34)为斜板,由所有防尘盖板(34)围合成的罩体呈倒锥台形,倒锥台形底端的截面积小于框座(30)底板上壁的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63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