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建筑用钢筋检测结构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5155.2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肖春;陈亚珺;白燕侠;王浩;崔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意诚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12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悦诚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12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建筑 钢筋 检测 结构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建筑用钢筋检测结构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压力机、底座、提升装置和进入装置,所述压力机设置在底座上,其包括压力头,其能上下滑动给预制板提供压力,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块,其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在提升块上滑动设置有吊带块,其用于放置支撑预制块的吊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建筑用钢筋检测结构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同时完成对预制板的承载力检测和其上的钢筋吊环的承载力检测工作,通过一次检测工作完成两道检测任务,减少搬运次数,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漏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具有建筑用钢筋检测结构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建筑都开始使用装配式建造,即将很多混泥土件在专业的混泥土件工厂制造完成,再运输至工地进行装配,使用此建造方法大大节约建筑的建造时间,且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
但是这类预制件,在出预制件工厂时,需要进行一些检测,检测其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要求,但是很少有工厂会对预制板上的钢筋拉环进行检测,钢筋拉钩的承载力直接关系到吊装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具有建筑用钢筋检测结构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具有建筑用钢筋检测结构的检测设备,包括压力机、底座、提升装置和进入装置,所述压力机设置在底座上,其包括压力头,其能上下滑动给预制板提供压力,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块,其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在提升块上滑动设置有吊带块,其用于放置支撑预制块的吊带,所述进入装置包括导向板,其倾斜设置在底座上,且其上滑动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承载平台用于放置预制板,其沿导向板滑动,能将预制板运送至支撑架上,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一齿条、平齿轮和齿条装置,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提升块上,平齿轮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齿条装置设置在压力头上,其中平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同时其与齿条装置上的齿条啮合,压力头下降,能使第一齿条向上移动。
其有益效果在于,预制板在检测其承载力的时候,同步完成对其上的钢筋吊环的承载力检测,且在检测过程中,预制板能自动落入至检测区域内,使吊装的时候更加方便。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提升块上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吊带块滑动设置在第一导柱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导柱,提升块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二导柱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柱设置有下限位柱,提升块顶触在下限位柱上时,其上的吊带块高于承载平台。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吊装的时候,吊带能放置在吊带块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齿条装置包括第二齿条,其上设置有齿条导柱,通过齿条导柱将齿条装置滑动设置在压力头上,且齿条导柱套设有第二弹性件,其两端分别顶触在第二齿条和压力头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压力头上滑动设置有顶触杆和锁定杆,顶触杆前端超出压力头下平面,锁定杆前端压触在齿条导柱上,且两者通过斜块相互顶触,顶触杆向上滑动能将锁定杆向前顶出,从而锁定齿条导柱。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吊带在被拉紧后,压力头继续下行,而提升块可以保持在相对位置不动,等待压力头压触在预制板上后共同开始检测。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第一滑槽,其内滑动设置有绳索滑块,且在绳索滑块下方还顶触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其内滑动设置有平台顶触块,且在平台顶触块下方顶触设置有第四弹性件,且在导向板开设有拉绳孔,绳索滑块上设置有拉绳,其另一端平台顶触块的上端。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导向轮,其用于拉绳的转向,拉绳一端设置在绳索滑块上,另一端绕过导向轮进入到拉绳孔内设置在平台顶触块的上端,平台顶触块向下滑动,带动绳索滑块一起向下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意诚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意诚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