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5000.9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3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毛宁;李蕊;张炜煌;黄博文;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饶思佳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潮沟 地貌 演变 原位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与方法,涉及潮沟地貌原位置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潮沟监测时只能针对单一确定的位置进行监测,在所监测的范围无法对弧向位置进行相对的信息采集,使得形成环形数据的时候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上窄下宽形状,且支撑架顶部位置为L形状,支撑架L形状的顶端面中间位置与滑座底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根据角度件顶端面的通孔外端前方设置的刻度值以及转动块转杆上端的刻度指向板来确定转动块的旋转幅度,对转动块所要旋转的角度进行计算,接下来再通过行程杆的向下滑动,对转动块旋转过后行程杆下方的潮沟位置高度进行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潮沟地貌原位置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是潮坪上最活跃的微地貌单元,根据每年的降雨量以及海水、河水冲刷,会对潮沟整体的形体造成改变,因此需要对潮沟的范围性沉降位置进行相对的检测,类似于目前潮沟地貌原位置监测还存在以下不足:在对潮沟地貌的区域位置进行监测时候,只能针对单一确定的位置进行监测,生成地貌改变的幅度,但是在所监测的范围无法对弧向位置进行相对的信息采集,使得形成环形数据的时候存在较大误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与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与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潮沟监测时只能针对单一确定的位置进行监测,在所监测的范围无法对弧向位置进行相对的信息采集,使得形成环形数据的时候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与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与方法,包括: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上窄下宽形状,且支撑架顶部位置为L形状,支撑架L形状的顶端面中间位置与滑座底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滑座前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十字形状的滑槽,限位支杆后端位置滑动连接在滑座十字形滑槽内,滑座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滑座十字滑槽相贯通的螺纹孔,滑座螺纹孔内转动连接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底端面与限位支杆杆体后端上方位置相贴合,限位支杆前端的中间位置与角度件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角度件中间位置开设有相贯穿的通孔,且角度件通孔内设置有轴承,角度件顶端面的通孔外端前方设置有刻度值,角度件通孔轴心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件的轴承内与转动块顶部转杆转动连接,转动块转杆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刻度指向板,转动块的刻度指向板位于角度件凸块正前端位置,转动块下方位置为矩形形状,且转动块下方位置开设有矩形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矩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形状的定向件,定向件前端位置设置有夹槽,定向件上下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五个滑槽,定向件上端每相邻两个滑槽的间距相同,且下端每相邻两个滑槽的间距相同,定向件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联动件,联动件上端后方位置设置有把手,联动件前端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推杆,把手通过L形状的连接件与推杆相连接,定向件内部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有十个传动齿轮,联动件前端推杆与双面传动件后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双面传动件滑动连接在定向件内部中间位置,双面传动件的上下两端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齿条,十个传动齿轮均与双面传动件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件的十个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板,且每个卡板前端位置设置有卡齿,十个卡板前端卡齿分别与十个传动齿轮相啮合,定向件内部上端的五个卡板每相邻间距相同,且定向件内部上端的五个卡板与定向件内部下端的五个卡板呈对称设置,定向件前端夹槽内与行程监测器顶部的上方位置固定连接,行程监测器的前端位置纵向滑动连接有行程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潮沟微地貌演变原位监测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