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鲜香蕉秸秆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4676.6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川;吴海洋;李清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7/20;A23K10/12;C12N1/20;C12R1/125;C12R1/10;C12R1/07;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鲜 香蕉 秸秆 快速 腐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鲜香蕉秸秆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是将复合菌剂与麦麸或其它固态有机废弃物混合固化至无液体流出,于温度为30‑50℃进行发酵获得复合固态菌剂,将复合固态菌剂与新鲜香蕉秸秆混合对其进行腐熟干化;所述的复合菌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利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的复合固态菌剂将新鲜香蕉秸秆在30‑50℃下于24h内快速发酵脱水干化,10‑15批后出料成腐熟度合格的有机肥或动物饲料,整个处理过程无废水和臭气产生。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实现香蕉秸秆等高含水量农业废弃物的高效、低成本、零污染、高值化处理,产业化应用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将新鲜香蕉秸秆高效、快速腐熟干化作为肥料或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香蕉秸秆每年的生成量约为2400万吨。香蕉秸秆含水量高达85%以上,不能直接燃烧作为能源利用,因其有机质含量高,室温堆放数小时便开始腐烂并伴随产生难闻的气味,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香蕉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中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了利用微生物发酵实现香蕉秸秆快速腐熟干化的同时,将香蕉秸秆中的营养素转化为动物饲料或有机肥料,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助力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鲜香蕉秸秆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有效避免香蕉秸秆自然腐烂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将香蕉秸秆高效快速转化为有机肥或动物饲料,提高香蕉产业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新鲜香蕉秸秆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其是将复合菌剂与麦麸或其它固态有机废弃物混合固化至无液体流出,于温度为30-50℃进行发酵获得复合固态菌剂,将复合固态菌剂与新鲜香蕉秸秆混合对其进行腐熟干化;
所述的复合菌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发酵乳杆菌。
优选,在复合固态菌剂与新鲜香蕉秸秆混合对其进行腐熟干化过程中,10~15天内可移除部分或全部物料作饲料或肥料,或继续添加新鲜香蕉秸秆进行下一轮发酵。
所述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先活化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在37℃、180rpm下培养24h得种子液,然后以体积比4%接种种子液到发酵培养基,发酵温度为37℃,通气量为300~350L/h,发酵培养48h,得各菌种发酵液;
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乳杆菌的发酵液按体积比1:1:1:1混合制得复合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0g/L、牛肉浸出物3g/L、NaCl 5g/L,pH 6.0~8.0,溶剂为水。发酵乳杆菌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0g/L、牛肉浸出物5g/L、酵母膏粉4g/L、葡萄糖20g/L、吐温-80 1ml/L、磷酸氢二钾2g/L、乙酸钠5g/L、柠檬酸三铵2g/L、硫酸镁(MgSO4·7H2O)0.2g/L、硫酸锰(MnSO4·4H2O)0.05g/L,pH 6.0~8.0,溶剂为水。
所述的复合菌剂与麦麸的用量比是每升复合菌剂添加0.67kg麦麸。
所述的于温度为30-50℃进行发酵获得复合固态菌剂是于40℃下20rpm搅拌发酵24h,得到复合固态菌剂。
优选,所述的将复合固态菌剂与新鲜香蕉秸秆混合是每24h将0.5-3.0倍复合固态菌剂质量的新鲜香蕉秸秆切碎片后倒入固态发酵反应器中发酵,温度为30-50℃,搅拌速率为5-25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4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