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驱风力发电机模块化定子绕组的绕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3778.6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4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梅;薛春茹;王小婷;权媛华;吉英杰;秦小芳;牛安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郭晓丽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模块化 定子 绕组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定子绕组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直驱风力发电机模块化定子绕组的绕制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该方法中在绕制过程中使用了左或右平直挡板、左或右插片以及左或右气缸组件等。按照本发明所述工艺方法制作出模块化线圈:线圈匝间排列紧密、无偏斜;端部内R增厚由原来的0.4mm降至小于0.2mm;线圈直线中部位置变形较小,线圈跨距(宽度方向)变形量由原制造技术的5mm改善到小于2mm;第二、降低运输、维修成本;采用模块化结构,电机可采用分体运输和维修保养。低运输成本、低维修成本是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发展趋势,本发明技术方案给风力模块化制造技术的可行性做了很好的验证,为将来的风力发电市场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定子绕组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直驱风力发电机模块化定子绕组的绕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直驱风力发电机体积庞大,给运输和维修造成很大困难和成本的增加。为降低直驱风力发电机的运输和维修成本,将风力发电机改为模块化结构,方便运输和维修,已成为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发展趋势。
现有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为预成型好的定子线圈,而且绕制定子线圈的导线的截面为矩形,即立式扁绕,然后将定子线圈嵌入定子铁心的槽内。而模块化的电机定子绕组结构为导线在单个铁心上立式扁绕,然后将铁心线圈安装在定子支架上的集中绕组结构,即将分散的逐槽嵌线变为整体铁心线圈装配。
现有技术中,绕制定子线圈的导线的截面通常为圆形,利用现有绕制技术进行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的绕制,存在一下缺点。
第一点,端部导线偏斜、匝间间隙大:现有绕制技术只能满足在四周均有挡板的铁心上绕制,四周均有挡板,线圈绕制时导线不会因挤压出现匝间间隙大的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但是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绕制时,定子铁心为长条状,其中间的直线部分和两端的半圆柱体端头一体成形,定子铁心直线部分两侧设置有侧壁挡板,侧壁挡板高于定子铁心的直线部分的外壁,故在定子铁心直线部分处形成用于嵌入定子线圈的安装槽,线圈绕制时半圆柱体端头处容易发生倾倒或偏斜,如图3所示。
第二点,定子绕组直线段较长、宽度尺寸无法保证:现有线圈绕制技术只能满足直线长度小于400mm的线圈绕制,如果线圈直线长度超过400mm,线圈直线中部位置会发生涨开变形,导致线圈跨距(宽度方向)变形量>5mm 。
第三点,无法绕制导线截面为矩形、且为立式扁绕结构的绕组绕制:现有制造技术只能满足截面为圆形的导线在铁心上绕制,如图2示所示,如果导线截面为矩形,且矩形的窄边与铁心槽底接触(立式扁绕,如图4所示),使用现有制造技术进行绕制,那么导线在绕制时会因无法固定发生偏斜、倾倒,无法实现绕制。
第四点,运用现有技术进行绕制时,线圈端部内R部位会发生增厚,增厚量约0.4mm,端部R角增厚会导致直线部分匝间间隙大,绝缘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满足截面为矩形的导线在铁心上绕制的方法,该方法能保证导线在绕制时不发生偏斜、倾倒,解决线圈两端增厚、匝间间隙过大以及绕制时直线长度较短的问题,满足绝缘性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形变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直驱风力发电机模块化定子绕组的绕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3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