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缠线机构及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3454.2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魏远航;张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冠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6 | 分类号: | H02G1/16;H02G1/0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张永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输电 线路 修复 机器人 | ||
本发明适用于输电线路修复领域,公开了缠线机构,包括C形外壳、线盘、送线组件、缠线组件、切刀和限位件,线盘用于缠绕绞线,线盘安装在送线组件上,送线组件用于输送绞线,送线组件与缠线组件连接,缠线组件安装在C形外壳内,切刀设置在送线组件的出口端上方,切刀与C形外壳铰接,限位件安装在C形外壳内,且限位件设置在切刀反向摆动的路径上,缠线组件用于驱动送线组件和线盘绕输电线路正向旋转以将绞线缠绕在输电线路断股上,缠线组件还用于驱动送线组件和线盘绕输电线路反向旋转以使绞线被切断,该缠线机构能够实现自动缠线功能,无需人工缠线,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并能够避免工人与输电线路接触,提高作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线机构及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由于其长期处于野外露天之下,运行的环境很差,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输电线路在多种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导致材质脆变,而雷击闪络、外力破坏等还会引起导线表面损伤;尤其是在海滨及工业区的输电线更容易受到腐蚀,致使输电线路产生裂纹、断股等缺陷。架空线路的损伤、断股,轻则降低载流量,重则造成断线事故,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一旦发现导线损伤、断股,应立即处理。
目前,电力部门在输电线路断股后采用的措施主要是人工对断股进行补修。由于断股的位置处于一档内线路的中央,需要人出线去作业,捋线、缠绕作业的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线机构,其能够实现自动缠线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
一种缠线机构,所述缠线机构包括C形外壳、线盘、送线组件、缠线组件、切刀和限位件,所述线盘用于缠绕绞线,所述线盘安装在所述送线组件上,所述送线组件用于输送绞线,所述送线组件与所述缠线组件连接,所述缠线组件安装在所述C形外壳内,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送线组件的出口端上方,所述切刀与所述C形外壳铰接,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C形外壳内,且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切刀反向摆动的路径上,所述缠线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送线组件和所述线盘绕输电线路正向旋转以将绞线缠绕在输电线路上以覆盖输电线路断股,所述缠线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送线组件和所述线盘绕输电线路反向旋转以使绞线被切断。
优选地,所述送线组件包括支架、导向筒、第一传送轮、第二传送轮和送线驱动件,所述支架与所述缠线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导向筒和所述送线驱动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与绞线适配的导向槽,且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轴线两侧,所述第一传送轮和所述第二传送轮分别位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传送轮和所述第二传送轮用于夹持绞线,所述送线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送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筒包括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所述第一段部和所述第二段部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段部靠近所述第二段部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段部靠近所述第一段部的一端均设置成锥形状,所述第一段部和所述第二段部之间形成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优选地,所述缠线组件安装在所述C形外壳上,所述缠线组件包括缠线驱动件、传动组件和第一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轮组包括三个转动轮,三个所述转动轮呈C字形排布,所述传动皮带环绕在三个所述转动轮上,所述缠线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轮连接,其余两个所述转动轮与所述C形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轮组包括三个第二齿轮,三个所述第二齿轮呈C字形排布,且三个所述第二齿轮与三个所述转动轮一一对应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C形外壳内,所述第一齿轮呈C字形设置,三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送线组件穿过所述C形外壳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轮为齿轮,所述传动皮带为齿形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冠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冠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3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恒稳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干刻工艺的碳化硅部件的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