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测量技术的轴扭力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2743.0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4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磊;田亮亮;杨延菊;张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L1/24;G01L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测量 技术 扭力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光纤测量技术的轴扭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干涉解调仪(10)、光学分路系统(20)与光纤扭力传感器组(30);所述光学干涉解调仪(10)、光学分路系统(20)、光纤扭力传感器组(30)逐级相连;
所述光学干涉解调仪(10)包括SLED光源(11)、第三光纤环形器(12)、第三光纤半反射镜(13)、反射镜(14)、自聚焦透镜(15)、步进电机(16)、数据采集卡以及计算机;所述SLED光源(11)设置在所述第三光纤环形器(12)的一号端口、所述第三光纤环形器(12)的二号端口与所述第三光纤半反射镜(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半反射镜(13)的输出端与所述自聚焦透镜(15)连接,且自聚焦透镜(15)与所述反射镜(14)之间形成空气光程,所述反射镜(14)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16)上,所述步进电机(16)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分别与所述光学探测器(17)、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所述光纤扭力传感器组(30)包括多个相同的扭力传感器,所述扭力传感器由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组成;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光纤环形器(31)、第一光纤半反射镜(32)、第一光纤全反射镜(33)与第一敏感光纤(34);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光纤环形器(35)、第二光纤半反射镜(36)、第二光纤全反射镜(37)与第二敏感光纤(38);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31)的一号端口与光学分路系统(20)连接、第一光纤环形器(31)的二号端口与第一光纤半反射镜(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半反射镜(32)的输出端与第一敏感光纤(3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敏感光纤(34)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全反射镜(33)连接;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31)的三号端口与第二光纤环形器(35)的一号端口连接、第二光纤环形器(35)的二号端口与第二光纤半反射镜(3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半反射镜(36)的输出端与第二敏感光纤(38)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敏感光纤(38)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全反射镜(37)连接;第二光纤环形器(35)的三号端口与光学干涉解调仪(10)中的光学探测器(17)连接;第一敏感光纤(34)与第二敏感光纤(38)缠绕在同一传动轴(40)上且第一敏感光纤(34)与第二敏感光纤(38)之间互为反向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测量技术的轴扭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LED光源(11)采用中心波长为1310nm的光源;所述第三光纤环形器(12)采用中心波长为1310nm的光纤环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测量技术的轴扭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16)采用直线步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测量技术的轴扭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分路系统(20)包括一级分路子系统或多级分路子系统,所述一级分路子系统采用一个光开关、一个光纤耦合器或多路光纤分路器中的任一种,所述多级分路子系统通过级联多个一级分路子系统实现;所述光学分路系统(20)的光路切换通过外接软件系统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测量技术的轴扭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干涉解调仪(10)、光学分路系统(20)、光纤扭力传感器组(30)实体部分之间的连接通过连接光纤(10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重庆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27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给煤机堵塞的疏通方法
- 下一篇:叶轮结构、风机及家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