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动车的车底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70460.2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8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铁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2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观知成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91 | 代理人: | 任月娜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开发区太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车 车底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车的车底检测系统,包括主体检测区,所述主体检测区内设有应力接触检测组件,动车轮经过所述应力接触检测组件进行感应动车轮的接触摩擦温度,使动车轮与所述应力接触检测组件形成有对应左右轮的第一接触感应区、第二接触感应区,通过接触摩擦感应的温度进行对比,形成第一检测区;当与动车轮摩擦产生热量,左侧轮与应力接触片形成第一接触感应区,右侧轮与应力接触片形成第二接触感应区,并与后侧方向经过的动车轮形成的第一接触感应区和第二感应区进行对比,以温度出现异常,判断车体的偏移状况,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得到的数据判断车况的偏移情况,分析掀开件整体对列车运行的影响提供参考,保障动车整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动车的车底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动车运行时,需要从站台开启或者从站台处停靠,动车在进入站台后其速度逐渐下降,在列车运行的状态下,若出现一些意外故障,导致车体有一定的偏移现象,往往不易检测,对列车的安全不能够得到有力的保障,并且由于动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车底出现撞击刮蹭的现象,动车底部的金属板出现局部掀开的现象,若掀开的厚度较大,影响金属板整体的质量,并且出现掀开现象没有及时发现,动车继续运行,易导致掀开部分与轨道上的部件摩擦,如应答器,造成设备故障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动车的车底检测系统,通过当应力接触片与动车轮摩擦产生热量,以温度出现异常,判断车体的偏移状况,然后通过车体运行状态检测组件进行检测水平和角度偏离量,以偏离值出现异常,判断可能出现整体偏离现象,并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整体判断,通过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得到的数据进行判断车况的偏移情况,以结合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的数据进行分析,使检测更加准确,保障动车整体的安全性,掀开件根据受力活动板倾斜高度接触在表面接触检测点上,根据接触的位置进而判断掀开件的长度,同时可以分析掀开件的质量,分析掀开件整体对列车运行的影响提供参考,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动车的车底检测系统,包括主体检测区,所述主体检测区内设有应力接触检测组件,动车轮经过所述应力接触检测组件进行感应动车轮的接触摩擦温度,使动车轮与所述应力接触检测组件形成有对应左右轮的第一接触感应区、第二接触感应区,通过接触摩擦感应的温度进行对比,形成第一检测区;所述主体检测区内设有车体运行状态检测组件,分别对车体运行时的水平和角度偏移量进行检测,形成第二检测区;所述主体检测区内设有掀开程度监测组件,所述掀开程度监测组件包括固定板、若干个受力活动板和两个连接框,通过所述受力活动板滑动在所述连接框内,对车底具有损坏的掀开部位进行检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应力接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底板、两个第一立板和两个应力接触片,所述第一立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检测底板顶部,两个所述应力接触片分别分布在铁轨的两侧,两个所述应力接触片分别对应动车轮的左右侧;当应力接触片与动车轮摩擦产生热量,一个动车轮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应力接触片,能够充分进行检测动车轮偏离的位置,使在出现偏移状况时,能够对各方向产生的热量位于应力接触片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应力接触片之间连接有隔热片,且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应力接触片温度的温度监测器;通过温度监测器进行监测温度,且隔热片能够保证温度位于应力接触片上,避免温度传导出现误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应力接触检测组件分别对应着动车轮相对的左右轮,进行左右方向偏差检测;应力接触检测组件能够检测相对水平方向的左右轮,便于对左右方向出现的偏移进行检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运行状态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检测底板、第二立板、偏移检测轮,所述偏移检测轮与动车轮形成接触点为检测点,进行水平方向偏差检测;当偏移检测轮出现水平位移时,通过距离检测的数值,判断水平偏移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铁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铁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0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