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式牙套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70124.8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揭良栋;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思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张聪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式牙套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牵引式牙套及其生产方法,其中牵引式牙套包括牙套本体,牙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牙冠的容纳槽,容纳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磨牙固定槽和连通磨牙固定槽的矫正槽。磨牙固定槽的形状与磨牙的牙冠形状匹配,用于将牙套本体固定在牙冠上。矫正槽用于尖牙和切牙的导正,矫正槽与尖牙和切牙之间留有平移扭转空间,且矫正槽为导轨式弧形结构,矫正槽的侧壁为光滑曲面,矫正槽的光滑曲面与牙弓曲线弧度一致。注重对儿童牙齿的导向,满足儿童牙齿的矫正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牵引式牙套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口腔正畸接诊中,虽然许多人都需要矫正牙齿,但矫正器往往会对人的自我感觉产生负面影响,患者对于正畸过程中美观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临床正畸治疗主要可分为传统直丝弓或方丝弓正畸治疗和无托槽隐形矫正两种方式。
与传统口腔正畸技术相比,集成口腔医学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材料科学和3D打印技术于一体的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的青睐。无托槽隐形矫正器(又称隐形牙套)具有透明、美观、舒适等特点,由于其为透明状,对牙齿无遮挡,能够完全体现原有牙齿的本色状态。
在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正器的正畸法中,需要扫描患者的牙齿得到牙模,牙模上的牙齿排列略有不同,最后的牙模则是计划中正畸治疗的最终结果,无托槽隐形矫正器则是完全与牙齿形状匹配,对于待移动牙齿施压的“压力”结构。而这一系列的牙模是由软件产生的,并使用三维打印设备、打印输出一个个实体牙模,最初的患者口腔三维数据,则是通过扫描患者口腔模型,也可以是直接对患者口腔扫描而获得,因此,该方法依赖IT技术,是IT发展的产物。
但相对于成人的自然状态下不会发生改变的牙颌,儿童牙齿的牙颌尚处于合理排列变化期,即使在恒牙期,牙齿依然不稳定。因此,对于儿童牙齿应以诱导其合理排列为主,而不是矫正。常规的无托槽隐形矫正器针对每颗牙齿创建牙槽,把重点放在了每个牙和骨骼上,对儿童的牙齿生长造成了干扰。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式牙套,注重对儿童牙齿的导向,满足儿童牙齿的矫正需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式牙套,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牙冠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磨牙固定槽和连通磨牙固定槽的矫正槽,所述磨牙固定槽的形状与磨牙的牙冠形状匹配,用于将所述牙套本体固定在牙冠上;所述矫正槽用于尖牙和切牙的导正,所述矫正槽与尖牙和切牙之间留有平移扭转空间,且所述矫正槽为导轨式弧形结构,所述矫正槽的侧壁为光滑曲面,所述矫正槽的光滑曲面与牙弓曲线弧度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磨牙固定槽将整个牙套固定在牙冠上,不会产生偏移,便于佩戴。再通过矫正槽的导轨式弧形结构,为易发生错位的尖牙和切牙进行导向,让尖牙和切牙在矫正槽内限定的空间内生产,慢慢朝向牙弓曲线移动,引导乳牙合理排列,防止乳牙合理排列偏差,同时满足儿童快速牙齿的生长需要。
进一步来说,所述矫正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与靠近唇部的尖牙或切牙端部、靠近舌头部的尖牙或切牙端部抵接。矫正槽对朝向舌头部和唇部倾斜的尖牙或切牙提供扩张力,对倾斜的尖牙或切牙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来说,所述矫正槽与牙冠的内外两侧的两个抵接面的宽度,为靠近唇部的尖牙或切牙到牙弓曲线的距离和靠近舌头部的尖牙或切牙到牙弓曲线的距离之和。即矫正槽与牙冠的内外两侧的两个抵接面的宽度为尖牙或切牙错位的最小距离,保证所有尖牙和切牙均可容纳在矫正槽内,并在矫正槽内生长。
进一步来说,所述牙套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牙套本体具有内侧部、外侧部和连接两者的咬合部,所述内侧部为靠近舌头的一侧,所述外侧部为靠近唇部的一侧,所述咬合部位于内侧部和外侧部的端部,所述内侧部、外侧部和咬合部的内壁限定形成容纳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思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思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0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